今天李居士拿着弘一法师的相片给我看,弘一大师五十多岁就老得很,为什么谁见到他都喜欢?他已经修得内心有德了,他感人,一看那相,你就受感动,他永远也不发脾气,永远是那样子。
只是,你惹着他了,他本来是该生很大气,他不生气,他只是不说话。弘一法师还有一个特点,他要是哪件事不高兴了,他第一个不吃饭,第二个不说话。你给他端来饭,早上端来如是这样子,中午端来又这样子。
在青岛的时候,不知道弘一老法师跟谁生气,也不晓得是谁得罪他,他也不说话。我跟传贯法师就紧张了。我们想,别人没接近他,或者是我们俩得罪他了,或是惹他烦恼了,我们就给他求忏悔。他就摆头:“跟你们毫不相干。”
跟我们毫不相干,那是他自己的内心了,他是对治他内心的烦恼,他用这个方法降伏。他就是这样修的,他绝不说一句话伤害别人。他自己烦恼了,他自己压迫,他就忏悔,不吃饭,不跟你说话,跟谁都不说话。
下一篇:弘一法师讲演录
改过十训
一、虚心。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帮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发现的过错,以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二
“四大皆空”不是啥都没有,而是样样都有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于佛教就有诸多误解,当然这些误解也分不同情况。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义理,于是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或者
念佛应如何起信发愿?
明蕅益大师云: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具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
恨谁就把谁供养起来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