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淡化;如果对世间贪恋越来越强,越来越猛,出离的道心自然就会越来越淡,以致于无影无踪。所以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就好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并存一样。
看看我们周边发生的事情,地震、瘟疫、癌症、空难、车祸、水灾、旱灾...... 难道我们就不会遭遇到吗?经常观照发生在身边的这些苦、空、无常的事,想象灾难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形,你的出离心就会慢慢地生起。
19世纪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她写到:我的生命只有三天。禅宗大师说,生命就在呼吸间!如果你时时想到生命就在呼吸之间,经常去思维生命的危脆、不牢固、无常、稍纵即逝,你把这种观念在你脑中熏修的非常牢固了,形成定解了,这时你的出离心自然就出来了。
有了极强的出离心,这时你念佛求往生的心就如决江河,沛然莫御,句句佛号都具备了真信切愿,这样到了临命终时,自然蒙佛慈力,往生西方。
下一篇:大安法师:真善美慧的净土文化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事情。昆山有个叫魏应之的,他是子韶同族兄弟的一个儿子。他是怎么回事呢?魏应之,就是子韶“族子”;子
不正确的信仰会引来苦难!
苦难童年在台湾有一位真华法师,他写过一本《参学琐谈》,谈他参学的经历。他的一生还是很苦的。在他四岁时,他的母亲由于家庭不和睦,就气得上吊了。他的父亲也是败家子,把一点家
轮回路险
生死心切就是要真为生死,知道我们生命当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轮回问题,分段生死问题,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在做杭州太守的时候还经常出入妓院,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对正法,就越难以产生信心;没有信心,对因果、对轮回,他听了之后就不相信,甚至哈哈大笑。你跟一般人谈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