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又称为‘内学’、‘内明’;内明即‘智’,以智慧消除烦恼就叫‘超度’,也即是出离苦海而到达解脱的层次。相反的,我们称世间的学问为‘外学’,因为世人都想在心外求法、心外求道,从心外去追求幸福平安的保障。在佛法来说,这些都是不可靠的,《金刚经》如此形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此只有将内在的‘贪、瞋、痴’三毒止息以后,才能真的得到自在、自由和安全、安定。
若想要止息三毒则须借助‘戒、定、慧’的三无漏学,这也是必须从内心世界着手去做。所以,净化社会、净化人心,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也就是从个人主观、自我的心开始。只要个人主观、自我的心不再烦恼,那么客观的环境虽然不清净,自己的心里还是能够保持平安。 ‘十字街头好参禅’、‘心静自然凉’,说的也就是同样的道理。总而言之,无论你的心理或是身体对外境有什么感觉、反应,你就是守住‘平常心’,保持‘不忧不喜’、‘不迎不拒’、‘不贪不瞋’、‘不嫉不妒’、‘不疑不惧’的心,就会平安、平静和平衡。
下一篇:忙到没时间念佛怎么办?
出自佛教的名词“走江湖”是什么意思?走江湖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汉语中有个名词,叫做“走江湖”。这个词最初出于佛教,是由禅宗的人说出来的。“走江湖”一词揭示了中唐以后禅宗发展的一个现状。当时,江西、湖南两省的禅宗非常兴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看相算命
或许你曾在寺院附近被人搭话:“小伙子有佛缘啊,要算一卦吗?”“小姑娘你有旺夫相啊,想求姻缘吗?”或者说你印堂发黑要帮你“逢凶化吉”,报价50元就能算出你几年的运势等,说得神乎
佛教徒为什么佩戴念珠?
如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佩戴念珠的人。对于很多非佛教徒来说,念珠更多的是一种饰品,不但美观大方,还可取趋吉避凶的用意;对于佛教徒来说,佩戴念珠是为摄心禅定念佛。念珠梵名“钵
贪嗔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三毒,哪个最严重?
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它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苦海,为众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佛教三毒之贪“贪”是指众生生活在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诸根,接触色声香味触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