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巾(梵snatra-sataka),比丘所常用的十八物之一。又称拭手巾、净巾,即拭手及脸的布巾。
《善见律毗婆娑》卷十四中说:“手巾畜二。”《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说明手巾的用处:“当用手巾有五事。一者当拭上下头;二者当用一头拭手,以一头拭面止;三者不得持拭鼻;四者以用拭腻污当即浣之;五者不得拭身体,若澡浴各当自有巾。若著僧伽梨时,持手巾有五事。一者不得使巾头垂见,二者不得持白巾,三者当败色令黑,四者不得拭面,五者饭当用覆膝上,饭已当下去。”
在中国,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后禅林备之于僧堂、浴室、后架等供大众使用。如《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中说<大众章>大坐参条中说:“圣僧侍者,牵堂内手巾辘轳,惊酣眠者。”又,卷四<两序章>知浴条中说:“铺设浴室,挂手巾,出面盆、拖鞋、脚布。”此外,《毗尼母经》卷八提出净体巾、净面巾、净眼巾之别。《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列举拭身巾、拭手巾及拭面巾三种。
下一篇:古代比丘生活器具:齿木
寺院大鼓是由牛皮製成的,是否有违佛教讲的慈悲?
听说寺院的大鼓是由牛皮製成的,是否有违于佛教讲的慈悲?在这片大地里,何处不是生命呢?牛皮已经成为物质,牛也已经不知到何处去,只留下这个骨头、皮,甚至在藏传佛教里,还有很多是以
庄严道场的佛具:佛坛
佛坛是指安置佛像的坛座,即佛堂内为供奉佛像而造的基坛,或佛堂所安置的佛龛,以及寺院须弥坛的总称。依材料的不同,而有石坛、土坛、木坛之分别。如果依形状之差异则可分为方坛
无声息的歌唱之烛台
蜡烛有著各式各样的种类,插烛的烛台子也有各式各样的不同。假若你参观过寺院,或是你家中供菩萨祖先的圣像和牌位,那么,你一定也会认识我烛台子。我是由金、银、铜、铁、锡等不
佛教常用器物:禅板
‘禅板’从前也叫做‘倚板’,它是坐禅时安放两手、或作为靠身之器。靠身用的‘禅板’,必须用绳索缚定在床面的横绳上,使其斜度适宜,能够随意起倒倚靠。这种‘禅板’,多半是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