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即觉悟之心。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着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
(术语)如来之心也,觉悟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
【又】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无住心者是佛心。”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流派)禅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三曰:“达摩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禅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禅之体也。(中略)惟禅与心异名同体。”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下一篇:观念(佛教名词)
【台湾佛教】-台湾佛教的形成
台湾佛教佛教在我国台湾省的信仰人口约548.6万人,占2300万人口的23.9%,不过,其信仰人数可能与道教、儒教或其他台湾民间信仰有重叠的情况。据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
禅思(佛教名词)
禅思(佛教解释)有两种性质的禅思。一种是心智集中的开发(奢摩他或三摩地),亦即专精一心(心一境性)。借着经中所述的各种方法,引导上升至于最高的神秘境界,诸如:“无所有处”或“非想
【谤法】-什么是谤法
谤法(佛教解释)【谤法】所谓谤法,诽谤正法(佛法)的意思。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谤法】诽谤正法之略。” 所谓诽谤,是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的意思。其中,诽是背地议论,谤是
【随喜】-随喜是什么意思?随喜功德
随喜(佛教解释)随喜,佛教语。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旧指游览寺院;随人游玩等。基本解释1. [follow suit]∶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