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恶因】可招恶果之恶事种也。”可见。恶因就是恶的身口意行为。《璎珞本业经·下》:“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所以,一个人不管是否因为自己的无知,只要造下了罪业,就是恶因。如果不及时忏悔、纠正,那么这个罪业就会成熟,就会结出恶果,那时候悔之晚矣。
世界上有两种因:一种是善因,一种是恶因。「种恶因,结恶果」,又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尽造罪作孽,犯许多过错。这种人将来就要受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这种恶的因,是谁教他去做的呢?没有人教,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说:「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造罪作孽,旁人无法原谅你的。所以种恶因的人,就堕落到三恶道中。总之,为善就往上升,做恶就往下降,这一切一切都要自己有主宰,不能依赖他人的。
究竟最大的恶因是什么呢?就是杀生。人若犯了五戒——杀、盗、邪淫、妄语、饮酒,就很容易堕落到三恶道去,也很容易流落到世智辩聪、邪知邪见,不相信佛法僧三宝这类的人。堕落到三恶道中,是苦不堪言的,他所犯的最大罪过是什么呢?就是杀生、吃肉。你吃他的肉,他就吃你的肉,互相食噉;互相吃,就互相堕落,一堕落就不容易再往上升了,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叫「险道」。
下一篇:【胜义】-佛教说的胜义是什么意思
【学佛】-什么是学佛?学佛有什么用?
学佛(佛教解释)学佛,学习佛法,佛学院教导的内容。学佛者为出家,在家是供佛,出家成佛者称为法师有神通。解释(1).学习佛法。唐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过午不食】-什么叫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佛教解释)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
佛教徒(佛教名词)
佛教徒(佛教解释)佛教徒是信仰佛法僧三宝的在家,出家四众的通称。包括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众,出家(比丘,比丘尼)众,合称四众弟子。(也有七众的说法,包括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沙弥
命运(名词解释)
命运(名词解释)命运,是指事物由定数与变数组合进行的一种模式,命与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为定数,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指时空转化。命与运组合在一起,即是某个特定对象于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