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念:十随念,包括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入出息)念。
佛随念等: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
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
舍(弃)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
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
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临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
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不净的部份。
安般念是专注于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
关于十随念,详见《清净道论》第七章及第八章。
下一篇:【牌位】-佛学如何解释牌位
【课诵】-什么是佛教课诵
课颂(佛教解释)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因其冀获功德于念诵准则之中,所以也叫功课。形成按瑜伽有四种念诵:即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念诵(合口默念)
夫妻(名词解释)
夫妻(词语解释)即人类只有如此才美好的人生形态,是指生理成熟的男人和女人以婚姻为纽带结为一体的各自以自己所能无条件帮助和成就对方需要的家庭主要角色关系,男人叫丈夫,女人
【读经】-佛教读经须知
读经(佛教解释)读经就二个字,一个是“读”,一个是“经”。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二个字常常被曲解,从而让读经教育存在许多的变数,令人无所适从。概念读,就是读,
经忏(佛教名词)
经忏(佛教解释)(1).指道教、佛教经文和忏悔文。元·杨暹《西游记》第四出:“七岁入寺读书,十五岁通经忏。”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替我把经忏、蒲团、木鱼、钟罄,都摆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