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属于世间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四禅八定重要性不可忽视。由四禅八定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一项的禅定成就都是对于前一项的境界感到不满足,而再加功用行,精进修持所达成。但是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观人空法空,才能彻底去除心垢,达到解脱。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2、识无边处定是连空的印象也没有了。此时只见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而不分散,心中的清净寂静,无法用言语形容。
3、无所有处定是舍空与识等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处。此时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稳寂静。
4、非想非非想处定是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此时一切有无相貌都荡然无存,心中清静无为,达到三界定相里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持戒的利益有哪些?持戒的功德利益
佛有千千万,为什么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是“本师”?
今天汉地的寺庙里,稍加用心的人都会发现,佛不止一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閦佛,等等。而像佛经里说的,有“恒河沙等诸佛”,也就是在说佛的众多了。不过,虽然佛有千千
刚开始学佛,入门需要知道和注意的禁忌和知识
学佛究竟应该怎样学,这是咱们最常听到的问题。很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莫衷一是。佛法广博,好像浩瀚的海洋,咱们怎样可以在这里找到
关于大势至菩萨的那些事
今天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虽然他和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胁侍,但是相对观世音菩萨而言,似乎知道这位大菩萨的人会少一些。就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位大菩萨的一些事情吧。一
谛闲法师简介
谛闲法师简介谛闲(1858-1932),现代浙江宁波观宗寺僧。法讳古虚,字谛闲,号卓三,以字行。俗姓朱,黄岩(今属浙江省)人。年二十,入临海白云山出家,四年后受具。参敏曦、晓柔、大海、妙理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