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看了经文,看了咒语的功德,可以接受这个咒语,可以接受这部经书。能说出此经文、此咒语名称。而持经名,持咒名,跟持佛名一样,同样是功德无量。
2. 读:接受之后,就开始读经,读咒。读,就是看着书本,一字一句的念出。还不会背诵。
3. 诵:就是不看经书,自己背诵出来。对咒语已经熟练了。也有自己的节奏了。
4. 持:背诵的非常熟练,可以背诵的21-108遍,无间断,无思虑。乃至,日夜不断,跟自己的呼吸一样,一直持着。
1. 听:身心自念,身心自听。诵经诵咒,很熟练了。可以脱口而出,一开口,嘴巴自己念。或者,不开口,心里自己念,连续不断。这时,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念,而是在听。这时念,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深入无意识了。背诵毫不费劲。
此时,可以口念,可以心念。“随息心念,心念心听”配合呼吸的节奏,调息系念,心念心听,如呼吸一样日夜不断。这样,很容易做到持名、持咒、持经书,一日,二日,到多日,日夜不断。
2. 观:无间断,念念当下。等身心可以自己念了,开始进入听的阶段后。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口念,耳听,心观照照。三者同时相应与当下的每一念。全神贯注于每个音节,每个当下。前念不留,后念不生,念念当下。音音字字,清楚明了。念念皆是全念,心在当下,当下清净。
此时能清楚的观察到杂念的干扰,要如何对待杂念呢?
“对杂念,不理睬,不断除,直接念佛,不间断。念念当下,当下清净。”
3. 随:念行意随,随念随观。常人先想后念,有思虑,有疑虑。行者,念在意前,未思先念,念行意随,随念随观。无思虑,无疑虑。无意才快,随心所欲。
咒在意先:进入这个阶段,最大的障碍是气息。你会遇到气息的问题,为人加持了,或念久了,气短气虚。这个时候,要明白。“持咒伤气,因妄念和执着。或外界干扰,或执着形式,追求意境,劳心伤气。但放下身心,放开形式,放任意境,了无挂碍,直接念去,无形无意,自然无为。咒在意先,未思先念,咒行意随,随念随观。则气息顺畅,持咒如呼吸之轻松自在。”
另外,要注意,无淫漏。有的人气虚虚弱,因为邪淫纵欲,精气不足。所以,要断淫,让精气充沛。同时,“食色睡”三戒,素食清淡,且少食;断淫,至少少淫;早起,少睡。如此,身心清净,气息充沛。
随:放下身心,了无挂碍。咒在意先,随念随观。无思无虑,无疑无碍。随时随地,随机随便,随心随意。人动我动,人静我静。人慢我慢,人快我快。人弱我弱,人强我强。随取随用,不离其宗。持咒如呼吸,生死相随。自然无为,可有意可无意,无不自在。
4.在:咒从心发,自然而然,如说话办自然,如呼吸般自在:说咒也。无思虑,无疑虑,咒在,观照在:在也。既随生随灭,又随灭随生,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下一篇: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失?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简介《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三千大千世界什么意思?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的宇宙观,为释迦牟尼施行教化的范围,简称大千世界。佛教说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覆一二禅天,为一
恒强法师简介
恒强法师简介法名恒强,字小山。戒幢佛学研究所2008届阿含专业研究生。1995年大专毕业,2000年礼上延下佛法师剃度出家,2003年受具足戒。自2002年至2008年求学于苏州西园寺戒幢
佛是谁?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所说的,这个时代以人的身份成佛的、我们所说的佛。有人说佛是谁啊?我们先要很具体地说明,佛是谁啊?这里有两个概念,有两个概念要说清楚。第一,我们所说的佛,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