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是一种佛教用语,原指僧人为了修行独居一处,静修更高境界的佛法,不与任何人交往,满一定期限才外出。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佛教中没有记载,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
一般闭关的禅师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
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宗的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
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这就是要开悟,否则闭上三,五年的关,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闭关的目的。
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使用闭关的方式。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
在佛教中,还有一种“闭生死关”,有些禅僧或者修行者发大誓愿,要在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把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都放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
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这种形式虽然是诚心的禅定,但是方式上也是可以调整,因为禅宗的修行讲求真正的禅在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
下一篇: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简介《十善业道经》,中文版本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北宋施护所译《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为同经异译,本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
佛教五种不翻是什么?
佛教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大放异彩,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才使得佛教在中国开花结果,璀璨耀世。中国的译经事业起源于东汉而兴盛于六朝和隋唐年间,由于佛经的翻译,不但成为弘法依据,
紫柏大师简介
紫柏大师简介紫柏真可(公元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沈,名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吴江人。十七岁时,辞亲远游,欲立功塞上。行至苏州,宿虎丘云岩寺,闻寺僧诵八十八佛名号,内心
八大人觉经简介
《八大人觉经》最早著录于隋代法经的《众经目录》,列在“失译经”类下,也就是不知译者为何人。直到唐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首次记载本经译主为后汉.安世高,并指出此说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