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孝道,《孝经》中教导子女对父母应尽心行孝,要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者致其哀,祭者致其严”,就是说在生活中要照顾好尊敬父母,令其安乐,生病及时医治,过世时尽哀办丧,祭祀时仪轨庄严,以示孝道。千百年来孝亲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佛教也特别重视孝道,将父母恩作为四恩之一,并说佛母恩深难报,《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开示:“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为了报恩,子女应帮助父母建立信仰,乐闻正法,远离烦恼,终获解脱。故经中又劝示:“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护安隐处。”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
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便变卖家产,广修供养,祈求救度,感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神通示现,告之其母已得解脱地狱之苦。于是,圣女立下大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此圣女即地藏菩萨化现,其孝亲行为感动天下。
经中还记载,过去有位名为光目的女子,供养一位阿罗汉食物,后请其开示过世母亲死后生在何道。罗汉怜悯其孝心,便入定观察,见其母堕入地狱,受极大痛苦。于是,光目非常悲痛,祈求罗汉救度其母。阿罗汉劝其称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圣号,并塑、画佛像,以此功德便能如愿度母。
光目女依愿而行,并发大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其母果因此功德而得解脱。此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化身世间弘化的因缘,因其孝亲度母伟大弘愿,感天动地,故传至后世《地藏经》便被称为佛门孝经。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诞,大家于此日供养地藏菩萨,持诵《地藏经》,念其圣号,修善放生,可成就孝亲及超荐过世历劫父母宗亲之无尽功德。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法海甘露
下一篇:诵什么佛经能够超度亲人亡灵?
《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讲解
第一品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一品。我们每颂一品,在后面略加一点说明。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几件事。第一件事,说《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因缘,是释迦牟尼佛飞升到忉利
念地藏经的人,要很有信心
弘一大师一辈子不仅弘扬律宗,而且对地藏经的弘扬,也是不遗余力。大师本来对地藏菩萨有很深的感情,他每天都用香和蜡烛供养,文章中提到了“甚勤”,也可见大师对地藏菩萨的感情。
高僧都推崇地藏经
地藏法门是很深的法门,民国高僧弘一大师,就是修持地藏法门的。弘公讲到,自己在没有出家前,家里都供奉地藏菩萨,出家后,随到一处,更是“香烛供养,信心甚诚。”弘公是近代律宗的高僧,
《地藏经》和中医
修道人做到的第一点,应该是面对自己。那道是光明的,那光明去哪里找?最殊胜的光明,是存在黑暗中。学佛人面对自己的黑暗,内心的习气,然后去除去他。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每个人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