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除迷信,弘立正信。
回顾六祖言教,颠覆你对佛教的固有认知!
此中的“见性”一词,是佛教第一关键词。太可惜,对于这个词,百分之九十九的佛子连读都没读对!
“见性”,绝大多数学佛人读 【jiàn xìng】 ,即见到或者看见“性”。
其实,从古汉语和佛理双重角度考证,这个“见”字,应当读【xiàn】,与“现”字通假。
首先,从古汉语角度,“见”与“现”通假,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常用的。例:“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见”字读“现”。
其次,从佛理角度,菩提自性,是无是空,无相可见,可见非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另,有见,是我见。有我执在,离自性远矣!
自性,是一切相灭、一切我执灭后的自然显现或流露。学佛人如果把“见性”理解为“我”见到某种叫做“性”的什么东西,就是著于相和我见,永难值遇自性显现。
与“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相象,学佛正是一个“风吹尘尽见自性”的过程。这个风,就是佛子之修行。
所以,说小,只是一个“见”字读音不同。说大,则是对自性之佛理见的殊异。学佛人不可不知。
凡是错误地认为有一个有相可见的什么东西叫做性的佛子,永无“见性”可能!
六祖圣言:“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不二”者,一也。凡事持“一观”,不著“二见”。一观是平等无差别,是同是空是无;二见是差等分别心,是异是色是有。二,可见。见二,则非一。一不可见,但可见(现)。这是“不二法门”之真意。
佛子若能消弥内心中是非、美丑、善恶、得失、酬害、宠辱、苦乐……等一切分别对立纠结,就是守一不二,就是“见性”成佛!
生活中,行者能习以成常地不著是非、不择美丑、不辨善恶、不计得失、不思酬害,宠辱不惊,苦乐不敏。一切随顺、无有趋避,就是显现了“不二”之性的真佛!
下一篇: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讲记----本经大意
曹溪原本的章目次第,与正统本几乎完全相同。正统本分全经为九章,曹溪本多一章‘付嘱流通第十’。十章大义,略介如次:“悟法传衣第一”,流通本将此章前半改作‘行由品第一’,后半
《六祖坛经》讲什么?六祖坛经内容大意
一般来说,只有宗教的创始人,他们的言教可以被称之为经。比如说儒家的“四书五经”、老子的《道德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在佛教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言教
六祖坛经法语|六祖坛经经典法语汇集
《六祖坛经》是大乘禅宗极为重要的一部经,与《心经》、《金刚经》同旨趣,对修习佛法尤其是无相般若行来说,太重要了。昔有维摩诘以居士身妙演佛法,惠能大师同此。现选其要,分类
《六祖坛经》无相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引言著称于世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是一本绝无仅有的被称作是“经”的祖师言教,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由六祖亲口所说,其弟子法海整理而成,集录了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