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始建于明代上半叶,即:宣德至成化间。据碑文只可溯至嘉靖壬辰(1532年),再前则曰:“初建之年,漫不可考”。然而,就《明史》和《赤城县志》中有关塞外赤城的兵备战势;沽水通道上游独石、马莲等口的险关要冲;舍身崖这一天然屏障的重要位置等综合考证。据此,云州护国寺初建于“土木之变”之后的成化初年。护国寺位于赤城县城以此15公里的云州水库、舍身崖东麓。有碑记曰:“寺隐馋岩,路通大道,控扼羌胡,屏蔽神京,”故名护国寺。
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是与独石、马营、仓上、云州等塞外八城堡失守分不开的。明正统十四年秋(1449年秋),瓦刺人攻入大同境后,英宗帝拒谏亲征。二十余万明军与敌稍战即溃。瓦剌人一路从山西大同向东穷追明军,另一路奇袭独石、马营、云州、赤城······,沿沽水而下直插延庆、永宁。堵截明军溃逃还京的退路,终于将五十多万明军围困在怀来土木。将其全军尽覆。英宗皇帝被俘。当时,独石、马营、仓上、云州、赤城等诸城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遭到了瓦刺人的突然袭击。守城将士奋力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人亡,死伤无数。《赤城县志》记:“仓上堡千总田坤之女,年十九,痛君虏父亡,不胜义愤,遂投龙门峡(舍身崖)死,土人穴石壁瘞之。”这场悲壮的血战,就发生在号称“三路咽喉”的云州舍身崖畔。世人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之后,更加乞求和平,要借助神的力量来保佑险关要隘不被攻破,兵锐城坚能拒强敌。因此,这就有了在两山相对如门,壁立万仞的天然屏障舍身崖东麓一处古人已有造像的风水宝地,开凿石窑,大兴土木,建起了古刹——护国寺。以保百姓安居,国家太平。
北京西城区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位于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农历每月逢七、八有庙会。强烈呼吁佛门内外重修护国寺,如今已空无一人,唯金刚殿尚存。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
安徽滁州市护国寺在安徽省滁州市境内。护国寺位于天长市区南端,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五千余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全国千座经典寺庙之一,现为省级重点开放寺庙。
四川省郫县护国寺位于四川成都郫县北门外崇兴乡护国村。郫县志记载:寺在县北五里,内有铜铸韦陀,系前明成化十一年,铸造。根据其观音殿前现存的两棵树龄逾700年的罗汉松可知该寺至少建于元代以前。寺内另有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铸铜钟一口,高约4.5尺,周长约1丈。民国20年移于县政府警报楼上。1958年被县印刷厂砸毁,用以掉换字模。
浙江温州市护国寺位居浙江省温州市景山公园内,原为温州著名古刹,启兴于唐之贞元,鼎盛于后梁乾化。历经南宋绍兴,以至明之嘉靖,梵宇巍峨,僧众精勤,香火炽盛。山深林密,曲径迂回,风光秀丽,为四大古刹丛林之冠。明末崇祯,毁于兵燹,岁成废墟。清之顺治,有居士周天镜等延僧全真重建,迨至道光秀川,续建落成,规模宏伟,蔚然大观。民国以还屡见兴衰。
贵州六盘水护国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塘镇的丹霞山上,距县城17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为道教“玄帝宫”。天启二年(1662年)毁于战乱,建殿道人不知所往。天启四年,海玉又名“不昧”,俗姓金安徽人,原为明朝将军。经其苦心经营十余年,寺宇初具规模,是为丹霞山开山之祖。崇祯十一年(1638年),大地理学家,旅游探险家徐霞客亲临丹霞山考察。在影修和尚的陪同下,徐霞客考察了此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况,并将这些资料一一载入《徐霞客游记》,大大提高了丹霞山在全国的知明度。
河北张家口护国寺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市区堡子里(城堡)内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堡子里明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修缮后称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堡子里护国寺(财神庙),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云泉禅寺下院,护国寺与云泉寺一样,是一座少见的佛道一体的寺庙。
广东潮阳市护国寺由高僧释大颠(732-824年)创自唐朝,兴废交替,于1981年以来不断修葺、扩建。现今寺庙规模巨大,气势壮观,山色湖光宜人,尤以韩愈来寺会大颠的“道迹贤踪”,文物丰富,而饮誉海内外。是国务院1983年4月9日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粤东礼佛、旅游的重点古刹。
贵州省铜仁护国寺是明代万历年间敕封的著名四大皇庵之一,也是梵净山最大的寺庙。它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县永义乡大园址村,距印江县城48公里,距梵净山金顶15公里。棉絮岭自梵净山金顶逶迤而来,在护国寺后山稍有停顿,形成一片开阔地带。护国禅寺背靠青山,面向万岭、极目远眺,数百里山峦起伏,波涛般荡叠绵延,让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百里烟波奔来眼底,千年社事注结心头。
江苏戴南护国寺始建于唐,扩建于宋,重修于明清。清《(嘉庆)东台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宋,是一座千年古刹。现存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仍保持明清建筑风格。位于兴化城东南45公里的千年古镇———戴南,镇区中心有一条东西向长约400米的老街“护国街”。它得名于街上一座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刹———“敕封护国寺”。这是目前兴化境内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一座乡镇佛教庙宇,是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衡山护国寺在祝融峰后九龙坪。祝融九水悉注其中,故地名叫“九龙坪”或“九龙盆”。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宝月和尚建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普茎和尚、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宏彰和尚相继重修。又名九龙庵。建国后寺宇尚存,毁于“文革”中。
下一篇:盘山千像寺
浙江国清寺
浙江国清寺浙江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清寺位于浙
湖南益阳栖霞寺
湖南益阳栖霞寺栖霞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山麓,始建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公元4世纪末期),系由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都所建,原名宝泉寺。据传明建文帝因宫廷动乱,被逼出走,在此削发
天成寺
天成寺-简介天成寺天成寺,位于盘山下盘区,是盘山游览区的重要景点。旧名天成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以“奥穴”独特景观享誉京东。其始建于唐,辽、明、清数代均曾扩建重修。主
红螺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红螺寺-基本概况红螺寺当时中国北方正处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