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慈寿寺
慈寿寺位于莆田县江口镇囊山村,俗称囊山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历史悠久是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囊山寺的开山祖师是唐代高僧妙应禅师,初名伏虚庵,后改名延福院。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皈依妙应法师,为祝其母亲寿诞,遂将寺庙扩建,并奏请朝廷,赐名“慈寿禅寺”匾额。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道杰重建法堂,后续建祖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住持湘江法师集资建香积厨、齐堂及厢房。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住持永清法师重修毗卢阁、轮藏阁、钟鼓楼,后一行法师重建大雄宝殿。至宣德八年(1433年),慈寿寺拥有殿堂僧房三百多间,重现闽中名刹风采。嘉靖年间(1522-1566年),慈寿寺遭到三次破坏,寺院被毁,仅轮藏殿和钟楼幸存。清朝时,寺院一直衰败,未能恢复明朝初年的规模,光绪十一年(1885年),住持通源法师手敲木鱼,四处募化,重修了大雄宝殿。今天在大雄宝殿还挂着这样的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1908年,源智、慧贤法师相继兴建禅堂、齐堂、库房、客室、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及左右两廊。1932年住持化光及证明、妙义法师又重建方丈室和山门。这些建筑都采用砖木混合结构,至今保存完好。
1949年后,人民政府十分注意囊山慈寿寺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支持僧众按照佛教丛林规章管好这一千年古刹。1951年,在海外侨僧资助下,修建了辟支岩塔,创建荼毗场,增建了藏经阁。1956年,住持化光法师主持树立了《囊山慈寿禅寺历代中兴碑记》。到“文革”前,寺中仍住僧三十余人。“文革”中,僧众流散,停止了佛事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1981年,囊山慈寿寺经政府批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僧人重新回到寺内,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募集资金,重塑佛像,对殿堂进行全面修复。1983年,慈寿寺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后,加快了修复的步伐。23名僧人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耕重田地、看护山林,开垦耕地。
慈寿寺在海外拥有六个下院,如马来西亚的紫竹亭、观音亭、慈光亭,印度尼西亚的金德院、廖内岛妈祖宫和茂物福德庙等,近年来,这些下院不断前来朝拜祖庭,增进了解和友谊。
慈寿寺监院学空法师,43岁,福建省莆田人,1973年出家,毕业于闽南佛学院,兼任莆田县佛教协会会长。现任寺院首座为能慈法师,66岁,福建仙游人,1955年出家。
下一篇:燕峰山大延圣寺
燕峰山大延圣寺
燕峰山大延圣寺-历史燕峰山大延圣寺大延圣寺是金代的皇家寺院,皇家“御容殿”怎么上山下乡了?其中另有奥秘。据传五千年前,黄帝在涿鹿之野大战蚩尤。蚩尤战败,于是从矾山镇的方
新疆乌鲁木齐大佛寺
新疆乌鲁木齐大佛寺红山大佛寺,位于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内,是一座汉传佛教寺庙。新疆乌鲁木齐有两座大佛寺,一座位于市区红山公园内,一座位于市区北面的红光山。乌鲁木齐大佛寺-
福建真如寺
福建真如寺-简介福建真如寺真如寺,原名如是庵,始建于唐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达光法师及城内绅士募捐修葺。郡守李拔游此,即兴题“作如是观”。 此庵是霞浦县十八小时寺院之一
五塔寺
五塔寺的介绍五塔寺落在海淀区西直门外,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真觉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为避讳,更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塔,故俗称五塔寺。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