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什么意思?知足的人,他到寺院里面来参加活动,结果到寺院的人太多了,没地方给他住了,他说:“师父你能不能让我睡在地上,随便打个地铺就行。”答应他了,他很高兴。他来不是为了睡,是为求法而来,终于有个地方可以住下来了,所以他很知足,很快乐。
另外一个人,不知足的人,你把它安排到五星级的宾馆,他一看别人怎么住在更好的房间,虽然他住在五星级的宾馆,但是一晚上没有睡着觉,他在纠结一件事,这个师父怎么安排的,怎么没有让我住好房间,让人家住了。所以“虽处天堂,亦不称意。”虽然住在天堂里面,他却很痛苦。
所以“知足之人,虽贫而富。”知足的人,他明白因果的道理,他知道福德因缘的道理。他虽然有时候物质贫乏,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是充实的,所以他是一个富人。“不知足者,虽富而贫。”一个不知足的人,虽然物质很富足,但他内心里面不懂得满足,所以他就是一个穷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本源法师
五欲之害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们的模范。全经着重说“淫”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文章来。最初由
虚云法师的禅净圆融修行思想
虚云法师是近现代禅宗泰斗,他是大家所公认的开悟大德,身承禅宗五家法脉,他亲传的弟子一诚、净慧、本焕、佛源、传印等法师为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虚云法师悲
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这些人读书读得多,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加上天生聪明,能举一反三,可以说得比别人更好。但是,检查他们
出家的条件是什么?
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乃真语实语,非抑将相而扬僧伽也。良以荷佛家业,续佛慧命,非破无明以复本性,宏法道以利众生者,不能也。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