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兴建寺庙期间,有一次道信路过山门口的洗手池,忽然看见水池中冒出两根一样长、一样粗的无皮无叶的树枝,在水池中不断翻滚。
道信越看越奇,就把树枝捞起来,顺手插在殿前的香炉旁边。他刚一转身,树枝就发出轻微的响动,不一会儿,就长出了很多绿色的叶子。道信顿时领悟到这乃是枯木逢春、寺庙兴旺之兆。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两棵树慢慢地长大了。有一天中午,道信召集弟子们来到树下,说:“你们往后要好好保护这两棵树,我预测到寺庙今后还会有几次兴衰,等到砖瓦存泥、柏叶扫地我又回。”千百年过去了,四祖寺祖师殿前的两棵树,每到春季便枝叶垂地,刮大风的时候就像一把扫帚左右不停地摆动,荡起的灰尘有时竟像一条蛟龙漫天飞舞,蔚为奇观。
“砖瓦存泥、柏叶扫地我又回。”四祖的这句话现在变成了现实。四祖寺庙现已修复一新,重现昔日的辉煌。
僧稠大师的修行学佛之路
僧稠大师,俗姓孙,祖籍昌黎(今河北),后迁居钜鹿瘿陶(今河北宁晋)。从小就以孝顺和信用闻名于乡里,后来,发奋学习传世典籍,全通五经和史书。被征为太学博士,从事讲解经籍要典,才能和声望
仙人求道:时间是一假相
古印度有一个求仙道的人,道行很高,他修的一种法能够使寿命与天地同齐。但修这个法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在坛场作法时,不能被人干扰,不能讲一句话。所以他希望找到一位勇士——一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宴费惠贫,袁午葵寿诞布施救济贫困者
清朝武林人袁午葵,讳滋(武林即杭州),客居昆山,好善不倦。康熙己卯年孟夏(公元1699年,孟夏指农历四月),正值袁公五十岁寿诞。与袁公有交往的士绅朋友,都备办寿礼前来祝贺。袁公无法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