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也是《心经》里的“舍利子”,翻译过来有“身子”的意思。舍利弗的名字源于他的母亲,因为母亲长得非常漂亮,眼睛像印度舍利鸟的眼睛一样漂亮,所以大家给母亲取了个外号叫“舍利”,舍利的儿子自然而然就叫做“舍利子”。
他是当时的摩揭陀国人,父亲提首是国家里一位非常有名望的辩论师。舍利鸟的叫声非常好听,有的地方又叫百舌鸟,我们这里好像是叫鹙鹭,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种鸟叫舍利。
他的舅舅也是我们十六位尊者里的一位,俱絺罗。在母亲怀上舍利弗尊者后,就非常能言善辩。之前母亲和舅舅经常一起辩论,但是母亲每次都赢不了舅舅,自从怀上舍利弗之后每回输的就是舅舅了。从他在母胎里面这种特殊的情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是大有来历的。他在八岁的时侯就精通一切印度典藉,并且在十六国的辩论大赛里名列前茅。
青年时期,他拜了一位老师删阇耶,后面还和摩诃目犍连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两人当时在辩论方面都是非常出名的,也有一大班弟子,于是就成立了自己的一个组织。
后来在某一天,舍利弗尊者在街上遇到了马胜比丘(又叫“阿说示”,说是演说的说,示是开示的示),看到马胜比丘的威仪非常庄严,就问道:“你这么庄严的形象是跟谁学的呢?”
马胜比丘回答道:“是跟释迦牟尼佛学的,他是我的老师。”
舍利弗尊者又问他:“你的老师教你了什么样的法义呢?”
马胜比丘就说了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尊者一听感觉以前所学的都没有这一个偈语来得透彻,心里非常高兴,回去之后就告诉了目犍连尊者,结果两人一起带着自己的弟子们跟随佛陀出家了。
舍利弗尊者出家半个月就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的智慧是非常猛利的。在后期,他也经常协助佛陀的弘法事业:比如祗树给孤独园祗园精舍在修建之初,佛陀就派他来做监工。因为这个地方在整个印度来说算是靠北边,当时有很多外道,舍利弗尊者在建这个精舍的时候,也是不断地在降伏外道。
他到后期涅槃的时候比佛提前进入涅槃,在《法华经》里面佛给他授记叫:华光如来。
原文标题:“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五老峰下
雍和宫
千年菩提路之雍和宫这张照片是1860年意大利战地摄影记者菲利斯·比特拍摄的。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围住了北京城,正把清军丢在城外的火炮调转炮口,对准了古老的北京城。照片上的
万年寺广浚禅师与峨眉山弹琴蛙的传说故事
万年寺是峨眉山众多禅院中的一个,它的无梁砖殿为国家级保护建筑。在万年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名叫广浚的僧人常在这里弹琴诵经,广浚禅师的琴声不仅让游人香客如痴如
马麦之报,佛陀弘法生涯中的一段特殊经历
按照《四分律》的记载,那个时候佛陀带领着弟子们在人间游行,四处教化有缘的众生。有一次他们来到了苏婆罗国的毗兰若。因为印度的文化是非常尊重宗教导师的,毗兰若的城主一位
鸠摩罗什法师的出家故事
鸠摩罗什法师是后秦(姚秦)的一个僧人,是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他名字又翻译为“鸠摩罗什婆”或者叫做“鸠摩罗耆婆”,简称“罗什”。他的名字实际上是他的父亲跟母亲名字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