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本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姓潘,名香光,9岁出家,21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即思维静虑,摆脱一切尘世烦恼的自我思想修炼)。道林问:“初云何观?云何用心?”复礼久而无言。
鸟窠深施三礼而退。未得“禅那”真功。不久,唐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鸟窠前去拜谒,遂得正法。及南归孤山水福寺,孤山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鸟窠振锡而入(锡即锡杖或曰禅杖,杖头有金属环,僧人拄杖走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名之曰振锡)有灵隐寺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响?”
鸟窠曰:“无声谁知是会?”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在鸟窠禅师栖止旁又有鹊巢,喜鹊与他和平相处,毫不害怕,所以有人又叫他鹊巢和尚。
有侍候他的小和尚会通,忽然想离他而去,鸟窠禅师问:“弟子要下何往?”会通说“我为求法出家,和尚什么也不对我讲,我想到别处求法去。”
鸟窠曰:“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一些。”会通问:“什么是师傅的佛法?”鸟窠禅师从自己袈裟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一下子领悟了玄旨。
唐宪宗元和中(806~819),白居易侍郎出守杭州,慕名去孤山拜谒鸟窠禅师。白问:“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
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
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说:“这是三岁小孩子都说得出的道理。”师曰:“三岁小孩子虽说得出,八十岁的老人不见得能实行。”白居易听后无言以对,作揖而退。鸟窠禅师于长庆四年(824)圆寂。
下一篇:僧稠大师的修行学佛之路
龙树菩萨化导不信佛法国王,蝉蜕而去自在往生
龙树菩萨从龙宫出来后,准备大弘法化。但是弘法需要有因缘,需要有大力之人支持,如果能得到国王的护持,佛法一定能够大兴,所谓“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于是,龙树菩萨准备去化导一位
如何面对生命中的逆境?三位高僧面对逆境的事迹
遍融大师坐牢百日明朝末年的政治黑暗时期,常有人受到无端的政治迫害而下狱,甚至枉死,即使是出家的僧侣,也难以幸免,遍融大师即是一例。当年,大师驻锡在杲日寺讲解《华严经》时,有
燃灯古佛为什么叫燃灯?燃灯古佛的前世今生
燃灯古佛为什么叫燃灯、古佛?净念:师父,听说农历八月二十二是燃灯古佛圣诞,为什么叫燃灯?又为啥是古佛呢?之所以叫燃灯古佛,是因为他出生时周身光明如灯。佛教有过去、现在、未来
雍和宫
千年菩提路之雍和宫这张照片是1860年意大利战地摄影记者菲利斯·比特拍摄的。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围住了北京城,正把清军丢在城外的火炮调转炮口,对准了古老的北京城。照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