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曾娶妇张氏,生一子,但不幸早死,张氏不久也去世。嘉靖乙丑年除夕,继配汤氏捧来一碗茶汤放在桌上,不料,茶碗却忽然破裂。大师笑着说:“因缘果然如此,没有不散的道理啊。”
第二年,他就辞别汤氏:“世间的恩爱都是无常的,生死也没有人可以替代,我走了,你自己做打算吧。”面对此情此景,汤氏却很洒脱。
她对丈夫说:“你先走吧,我随后也要走了。”(这位女中豪杰也在之后落发,并建了一座孝义庵修行,法名祩锦,亦为女丛林主。比莲池大师先一年而化,建塔在云栖寺右山)
于是,大师作《七笔勾》词,其中有一首说:“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首。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离家后,大师很快到杭州西山性天和尚处剃度,又到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座下受戒。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一岁高龄的莲池大师面西而卧,即将入灭。
早在半月前,大师即已预知时至。当时,杭城内处处都有大师的弟子,他便前往城中,遍告弟子们说:“我要到其他地方去了。”弟子们面面相觑,惘然莫测,并不知道大师要去哪里。
此时,一抹斜晖从窗户透射进来,正好笼罩在短榻上的莲池大师身上,如阿弥陀佛金色的手臂般轻轻抚慰。大师神态安详,仅口唇微动,似乎在默念着佛号。
周围或跪或站诸多僧俗弟子,对于这样一位如父母般值得依靠的善知识,他们内心充满深深的哀痛和不舍之情。因而,个个面色凝重。
不久,门外脚步杂沓,最后一批弟子加入进来,人数的骤然增加,让本就不大的房间,显得更加水泄不通。室内的众人全都屏息凝气,恭敬肃立,似乎等待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发生。
看看人到得差不多了,排首的一位弟子上前问讯后胡跪合掌,开口请求道:“和尚,惟愿慈悲,哀悯我等,久住世间!”旁边围绕着的弟子一起跪下,恳切和道:“和尚,惟愿慈悲,哀悯我等,久住世间!”
但短榻之上,瞑目似睡的老和尚并无丝毫反应。众人心中明白,老和尚去意已决,不会再长久住世了。只好再次恳求:“和尚既已决定西去,恳请作出最后垂示。”
这时,老和尚才缓缓睁开眼睛,作势欲起。身旁的弟子立即帮忙,将老和尚扶正。跪在下首的众多弟子们,这时听到头顶上方传来慈悲又严厉的声音:“大家要老实念佛,不要装模作样,不得标新立异,坏我规矩!”
开示完,大师不再说话,只是瞑目念佛而已。几声急促的佛号过后,老人的气息逐渐变得微弱,慢慢消失。众人慌忙抬首,短榻上的老人已玉筋双垂,瞑目而逝了。
一时间,屋内屋外所有人大放悲声,有捶胸顿足者,有不住叩头者,有沉默不语者,也有不断助念佛号者。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场面,大概只有在失去至亲的时候才会出现。莲池大师自在往生西方后,弟子们遵照大师的遗愿,将其葬于云栖寺左岭之下。
纵观他老人家的一生,正如憨山大师所赞誉:“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阐扬净土宗风,更是不遗余力,影响至为深远。因此,被后世弟子推尊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下一篇:元晓大师精彩绝伦的一生
元照律师生平: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元照律师简介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从神悟法师听天台教观。神悟法师勉励他深究探明《法华》妙义,作为
济公竟在罗汉堂的房梁上“定居”了?
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由于他来得太早,山门还没有开。他见天还早,就想到周围转转再来。他刚走到一个小村口,就看见一个姑娘慌慌张张跑到他面前跪下对他说:
佛陀自述延迟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缘
佛陀虽已成佛,但在示现人间的过程中,也曾碰到九种困难让他困扰。当佛陀还是太子时,为了修行,离开皇宫,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八种相于人间,用以引导弟子如法修
白石清修
千年菩提路之白石清修这是广西桂平一座荒凉的庙宇,庙里只有两位女尼,往注满水的杯中投放硬币是她们的一项绝技。这项绝技不仅需要十分安静的环境,也需要十分安静的内心。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