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飞逝,如白驹过隙。春节刚过,转眼就到元宵了。
说到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各地的灯会和各种的热闹,对于出家人来说,生命是以每一呼吸为计数的,节日什么的只是顺应世情罢了。
虽然不会像朱自清一样幽怨地说:“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也不会像辛弃疾一样,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面对皎皎朗月,虽然不会像李太白一样,把盏高声问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更不会像张若虚一样在江边思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也会如寒山子一般,对明月吟诵道:“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更会像黄龙慧南禅师一般感慨:“古人看此月,今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对于出家人来说,一切时,都是修行时,所以,就算是元宵节这种万众同乐的日子,也是修行之时,并无例外。
有一位禅师,在某一年元宵节上堂说法时,说了一首偈子:“心如皎月连天照,性似寒潭彻底清。无价夜光人不识,梦中虚度几千春。”
当亲们沉浸在诗歌的优美中的时候,可不要忘记细细体察禅师的切切悲心啊。
那么,这位禅师是谁呢?
他就是懒庵鼎需禅师。
禅师出家的因缘也是比较特别的。
他少年有才,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而且在儒林之内广有名声。
直到二十五岁那年的某一天,他拿到了一部《佛遗教经》。
他漫不经心地拿起经书,才看了几行,心中就掀起了惊涛骇浪,脱口而出地说了一句话:“几为儒冠误!”立马就想要出家去。
一般来说,如果是过去生中曾经习学佛法,那这一生接触佛法,就会有一种别样亲切地感觉。而他的反应如此激烈,那是因为看见了经书,就猛然想起了过去生的种种,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所以脱口而出说自己差点被耽误了。
他母亲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要出家,自然是千不情,万不愿,更何况他的亲事已经提上日程,于是他母亲百般劝说,希望他可以打消出家的念头。
但是,他态度极为坚决,说出了令人动容的一番话。
他说了什么话呢?
他说:“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华,此去永为道伴。”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他表明心迹的一句话,意思是:世间的那些如灼灼桃花、嫣红之杏的美貌女子,就让她们随春风而去,各顺其因缘吧;对我来说,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无处不在的法身,那般若智慧的大海,才是我今生向道的伴侣。
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老妈,那些姑娘们有自己各自的姻缘,这家,我是出定了!”
(皆仁注:“青青翠竹”这个梗,据《景德传灯录》中记载,出自大珠慧海禅师口中,原句是:“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于是,家里人犟不过他,只好随他的心意,让他出家了。
他在保寿禅师门下剃度,随禅师修学了十年,才回到家乡的一个山谷中结庵隐居。
后来,佛心禅师请他出山担任寺中的首座。
在绍兴初年,他遇见了大慧禅师,在禅师座下才得大彻大悟。从此,他在丛林之中名声大振,曾经受请到延福寺等地任住持。
而前面所举的那首偈子,就是他在元宵节上堂说法时所作。
对于修行者来说,全年无休,一切时,都是修行的好时候。
祝大家元宵节吉祥。
原文标题:元宵节不忘说法的大禅师,以一首偈子征服了大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念念随笔
下一篇:崇裕禅师胁不沾席三十年的故事
莲池大师是谁?莲池大师的出家故事
大家好,这一次师父给大家介绍一位在教内可以说非常的享有盛名的这样一位祖师,很多教外的人士也许听说过,从文化的角度来听说过,因为文化界的人士对这位祖师非常仰慕。哪位祖师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南泉普愿禅师被土地神觑见踪迹的故事
有人吐槽说:师父,你很久没有写禅宗的故事了。好吧,今天就来说一说一位禅门的大德,南泉普愿禅师。这位禅师对于不了解禅宗史的亲们来说,也许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师父和他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一个仙人叫最胜,他住在山林当中,看到许多神仙经常修慈心,就想:“非但慈心能够救济众生,还应该要去积集多闻,灭除众生的烦恼邪见。”这样想了之后,他就到城邑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