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修行人,要到五台山去朝文殊菩萨,很诚心。过去都是走路,有些是三步一拜的。有一段时间,走得很辛苦。路途中遇到一个结伴而来的,也是朝山的,于是两个人就结伴而行,说互相有个照应。越走离五台山越近,走着走着呢,忽然一天,这个半路遇到的同参生病了。这一病,病得很严重,一病不起,不行了,需要人照顾,走不动了。那怎么办呢?就停下来照顾他。
照顾了几天,慢慢看看病情,没有恶化,也没好转。剧情就这么安排的,就这么耗着。他就很着急,他是想着,我要去拜文殊菩萨的,总不能这么一直耗着吧。那个同参看出来了,就跟他说,其实我也不要紧,也不要耽误你去朝山。这样吧,你还是先去拜文殊菩萨吧,等我慢慢养好了,我自己去。他一想也对,看上去马上也死不了,于是就离开了。
前面刚走没几步,空中听到一个声音,什么声音?身边有患难之人你不顾,你还要去拜什么菩萨!他一想不对劲,赶紧回来再去找,人没了。那个就是文殊菩萨,他已经见到了,文殊菩萨陪了他好几天了。文殊菩萨有愿,凡是诚心来朝山的,菩萨会来接的。但是菩萨不会带个毗卢帽,手上拿着个如意宝剑,骑个狮子来接。那多吓人啊!菩萨会用启发众生心性的方法去接,那接的是众生的善根。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弘愿之音
下一篇: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
文殊菩萨是这样接引有缘人的
有一个修行人,要到五台山去朝文殊菩萨,很诚心。过去都是走路,有些是三步一拜的。有一段时间,走得很辛苦。路途中遇到一个结伴而来的,也是朝山的,于是两个人就结伴而行,说互相有个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尴尬,就是佛教讲的空,中国人找不着适合的词汇、语感、语境来描绘它,所以当时有个词语叫格义佛教,就是试图把握又弄不明白。虽然这样它有一个效应
九华山地藏菩萨
千年菩提路之九华山【上】这里安坐着一位一千三百多岁的老人,他出身王族,却有谜一样的前半生;他骨瘦如柴,却在圆寂后证得不坏真身;他来自异邦,却得到中华历代朝野的崇奉;他肉眼凡
转世高僧鉴真大师东游记,六次东渡日本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位律宗的高僧,这一位律宗的高僧,他的影响可说是世界有名了,不光是在佛教界有名,佛教以外的许多跟佛教不相关的人士都听过他的大名,这就是鉴真大师。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