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就是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那还是以白衣的身分听弘忍祖师讲《金刚经》。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句经文的时候,惠能就豁然大悟,就一口气讲了五句“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有一句成语讲心花怒放,他开悟的境界,连续五句排比都是谈自性的问题。
所以这个五祖一听,知道他开悟了,悟到究竟了,就把顿教、衣钵传给他,成为六祖。传给他,叫他赶紧离开,怕有危险。这时候惠能还是个白衣啊,弘忍祖师两天就没有上殿。他座下有五百个弟子,以为他生病了,去看望他。两天之后,弘忍说我没有病,衣钵已经南行了。哦,衣钵不在了,那谁拿走了?——能者继之。大家一听,明白是这个惠能。那这些和尚不甘心,这些比丘,我们都是“正规军”,我们都没有拿到衣钵,你一个白衣拿衣钵走了。都不甘心,就要去追嘛。去追,这也是命若悬丝哦。
当时追的队伍当中有一个姓陈的比丘,他原来出家之前就是一个四品将军,性情比较粗糙。那将军出身,跑得很快,马上就被他追上了。这个惠能一看,既然他来追,干脆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他就隐到了树后边。这个惠明呢,他叫惠明,惠明一上来,哎,看到衣钵在那里,眼睛一亮就去拿,拿不动,他也毕竟是一个出家人,马上他就改口了,说:“行者,行者,我为求法而来。”
好,那惠能一听这话,就从树后面出来:“好,既然你求法而来,那你坐下来。”两个人坐着,让他摒弃万缘,一念不生,就在坐。坐了良久,就一句话,说:“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就这一句话,惠明就开悟了,悟明心地。但他还有贪心,说:“你除了刚才你跟我讲的密语密意之外,还有没有密语密意啊?”这个惠能说:“能说的、所说的都不是密语,汝能返照,密在汝边。”你回光返照,所有的秘密、密藏就在你那边,你不要到外面去找。
惠能祖师这个公案,他就基本上以后禅宗的风格都是这么一个风格。无论是“德山棒”、“临济喝”都是指归你那一边,实无一法与人。《六祖坛经》里面,就不断地谈这个问题。菩提般若的智慧,世间人本自有之,只是由于心迷了,不能自悟。所以佛到哪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所以就是在你的自性上指点,向上本分也是指点你本具的那个己灵。
下一篇:舍利弗曾为蛇身
无尽藏比丘尼的开悟诗及悟道故事
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个唐朝著名的大德,无尽藏比丘尼悟道的故事。大德无尽藏比丘尼,俗姓刘,广东韶州曹侯村人。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从湖北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大
打铁匠的逆袭,黄打铁念佛往生
宋朝的黄打铁,一个打铁的工匠,每天他的工作都很累。打铁,过去打铁手工的。这一天,有一个云游的师父路过他家门口,他请师父到家里面喝杯茶,这一念供养心,成就他成佛的因缘。师父看
智者大师诵《法华经》,亲见灵山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经历都很神奇,善根极为深厚。七岁的时候随着他的母亲到寺院听一位出家人诵《普门品》,一听他就能背下来,甚至七卷《法华经》
妙颜与皇后
妙颜与皇后,是在佛灭度一百年后,仍戒律森严的故事。小小沙弥有这样修行的功力,也是尘点劫前,很长时间修来的,才能小小年纪守戒守得这么好。阿育王为了防止传染病,请人来说法,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