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放」是其中的一种修行方法。请问在禅堂里打坐用功,身心要放轻松,那么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说到「放的修行」,可不只是放松而已,还有放下、放开、放手、放心……,佛门里,对于众生一味执著,抓得紧紧的态度,并不表支持,因此鼓励大家要放松一点。
放松,也不只是在禅堂里才放松,随时随地都要能放松。有的人生活过得很紧张,吃饭吃得很紧张,诵经诵得很紧张,讲话讲得很紧张,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也都是处于不轻松、不自在的状态里。
在禅堂坐禅,要放松身子,对一些初学禅坐的人来说,也是不容易,才坐下来,腿子都还没有盘上,一看到维那师手持香板,或是看到那么多的同参道友,心情就开始紧张起来。即使腿子一盘,不一会儿也就感到双腿疼痛。
尤其有的人虽然盘腿,但是看上去却显得僵硬,不能轻松自在。因此,打坐时,要先学会放松,有腿子一盘,天地万有都在当下,一切是那么地舒服、自在的感受时,身心才是真正处于放松状态了。
佛世时代,喜欢弹琴的二十亿耳,出家后,日夜精进不懈地修行,却始终无法成就,最后竟动了回家的念头。佛陀为了点醒他,就问:「琴弦太紧、太松的后果是如何?」二十亿耳答道:「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琴弦太紧,容易断裂。」于是佛陀就说:「修行也如同弹琴,不可太松,也不可太紧,『中道』而已!」二十亿耳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调整了自己修行的方式,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所以,「放松」对修行人来说,也是重要的课程。
受菩萨戒后一定要严格吃素吗,可以吃三净肉吗?
问题:远在佛陀时代,由于民情风俗,并没有硬性规定佛弟子们非吃素不可,而是可取三淨肉食用。为何《涅槃经》却记载:「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受
念佛时为什么总是执行力不够,提不起转念力量?
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为什么我们念佛时总是执行力不够、难以落实,转念的力量也提不起来?明朗法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烦恼、贪瞋痴里熏习得太久了。这些习气、烦恼、贪瞋
出离心是什么?是放下对一切执著
“我太难了!”纷繁的工作、复杂的人际、越来越长的体检单,来自生活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发出慨叹、渴望逃离,而“出离”这一词汇也再次步入人们的视线。于是有少年出离“城市
什么是有净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题: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宏海法师:在《净土决疑论》里边,印祖讲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四料简”时,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