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不仅需要体力、气力,还需要“大悲大智大雄力”。经典中说有五力能破恶成善,生诸功德。
即对佛法僧三宝坚信不移。所谓“信是道源功德母”,信力能破一切疑惑,不被邪信所迷,是修行最重要的基础。
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勇猛恒久,无有间杂。时时处处,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努力克服身心懈怠,提升生命品质。
心念如瀑,念念不停,而善恶、净染就在一念之间。修行就是要破诸邪妄,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念力增上,是大修行。
禅定的力量能止息散乱,归于静寂。依《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真正是为人演说妙法,息诸乱想。
觉知诸法实相,消除无明烦恼。慧力绝非世智辩聪的灵巧,而是照了诸法性空、解脱生死的大智慧。
《大智度论》曰:“菩萨行是五根增长,能破烦恼,度众生得无生法忍,是名五力。”此力殊胜,能破邪显正。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南京清凉寺
念佛的同时可以听经吗?
请问师父:我在念“阿弥陀佛”的同时,手里拿着念珠,还放着随身听,听四十八愿等,因为这样我才不打瞌睡。请问师父,可以这样吗?明朗法师:从得到真实的利益方面来讲,我们要培养专注比较
忏悔后还是再犯同样的错误,该怎么办?
居士问:“师父,您好。修行就要观照自己的内心,明明知道自己的有些想法是不如法的,也知道错,也有心忏悔,还是会不时产生这样的想法,弟子内心很纠结。”容通法师:这就是习气啊!一种习
听闻佛法时应起的五种想以及要远离的三种过失
《瑜伽师地论》所讲的闻法当起的五种想:一、珍宝想。人生难得,佛法难逢。能够得到人身,又能够听闻佛法,实在是难遭难遇。所以当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应作珍宝想。佛法就像世间的
威仪要做好,修行要细心,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