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法师,在家弟子如何才能抵制住诱惑,严持戒律。弟子经常犯戒前给自己找种种的借口,犯戒后又种种的懊悔自责,如何才能走出这个怪圈,感恩法师开示。
其实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发心的问题,发心不是说我们要发一个严持戒律的愿望,或者说一个誓言,不是这样。发心是指我们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有没有一种正确的理解、定位和取舍,这个才是关键和根本。
如果知道这一生真正的取舍了,你对戒律很自然地就能行持起来,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虽然学佛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生起解脱的意乐、修行的发心来。
我们很多人学佛了,但还是沉迷于世俗的五欲当中,虽然有些人也曾经说我要修行、我要成佛,但是这一些都不够真实,也不够坚定,也不够持续,就是因为这种心发的不真实、不坚定、不持续,所以我们世俗的妄想才会时时地体现。
为什么?《华严经》里面就说:初发心即成等正觉。要真正发起真实的解脱心、真实的成佛利益众生的心,这种受用是无量无边的,但我们很难,我们都是慢慢地突然发一下——今天我想成佛了、今天我想出家了、今天我想去寺院了,但大多数时间我们还是在这种世俗的红尘当中,被红尘蒙蔽了眼睛、扰乱了心智。
红尘其实就是两个字:欲望。欲望滚滚,在红尘当中这个欲望是很难收住的,没有一颗广大的发心,没有一颗清净的发心,这些世俗的欲望大多是抵不过的。
如果这种心发的广大、发的坚定、发的真实,其实世俗上这些是五欲六尘我们就看得很淡,纵然是去接触或者说去追求,你也是跟别人的心境不一样的,你也能做到非常地随缘,非常地的合理。
所以发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广大的发心,光靠自己紧紧地盯着自己,紧紧地看着自己,甚至有些人还发一些毒誓。没用的,为什么?
我们潜藏在八识田的一些习气种子,一些业习,它的力量是极其极其强大的,为什么说: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你的习气种子是无量劫来熏成的,一旦遇到境界很难放得下。
所以人遇到境界的时候靠什么?除了后天修习的定力、慧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靠发心——这个东西不是我要的、不是我想的,这才是关键。
有了真实的发心,然后再辅以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行,慢慢地我们各方面就顺过来了,就不容易为世俗所染了,否则习气是收不住的。硬压住它,就跟拿石头压草一样,压住习气,又滋生出其他怪异的习气来。
所以除习气或者持戒也是要回到本心上,回到发心上,这件事也实在是难,实在是难。
尤其这个时代,浊浪滚滚,人欲昏昏,物欲扰扰的。有句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们就在红尘的这种苦海里面漂沉,不光鞋湿了,全身都湿透了,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没有一种清净的发心、坚定的信念,人是很难保证自己身口意清净的,对于戒律而言,有的时候也是很难抵住诱惑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先发起真实的心来,然后借助其他的外缘好好地修戒定慧,这样才能有点办法。
下一篇:打坐不久腿就麻了怎么办?
怎样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去?
请问师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怎样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去呢?广行法师:你可以先把《十善业道经》认真地读一读。只要把十善业道做好了,五戒自然就在里面了。本师释迦牟
威仪要做好,修行要细心,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
在家居士做早晚课要像寺院一样吗?念什么经好?
问题:师父好!居士在家里,做早晚功课,念什么经好呢!要像寺院的早晚课一样吗?义辉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根据自己修行的法门来制定早晚课,不一定要像寺院僧团的早晚课一样,因为僧团的早晚
共修比自修好吗,哪个更重要?
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您在课堂上强调共修的重要,请问师父是不是自己一个人用功就不需要了呢?明朗法师:这里面也不是的,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共修对于初学者来讲是非常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