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后,有人希望通过在寺院里做义工,来为自己培植福报,求得佛菩萨更多的加持,让自己的人生更顺畅、更好。
可是,也有人因无闲暇做不了而焦急。
做义工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寺庙有需要,正好你有时间,又愿意做,那就做。
如果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机缘不成熟就慢慢来。
做义工不是为谁做,从某个层面说是为自己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天福德”。
做了,不执著于做以及为谁而做,才会获大功德,这属于财布施中的“内财布施”。(财布施分为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
我们供养佛也是一种布施,属于“外财布施”。
在布施中有一个观念叫“无相布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东西、没有布施的人(即没有布施的这个我),也没有被布施的人。
我布施你东西,布施完了什么都没有了,即布施的人不见了,被布施的人不见了,所布施的东西也不见了,布施过了就什么都不见了,更不存在求回报的念头,这个功德才会无量无边。
既便你布施的东西是小小的,但是功德也会无量无边。
当你执著于“三宝门内福好修、一文舍得万文收”这一说法时,你布施出去一文,就等着收一万文。那你一定得不到。
所以做布施的时候,你要有一颗端正心:我布施出去,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布施。
供养寺院,希望寺院越来越庄严;供养师父,希望师父不愁吃不愁穿,能专心弘法。
所有供养和布施,都只有这一个很单纯的目标。而不是想着要去交换:我供养师父,师父你要对我回向,回向我要很有钱,供养两百块,回向给我中两百万。
有一个观念大家一定要清楚,就是在福报的修持过程中,不能产生想要去交换的念头——即心有所求、心有所图。
我们来学习,不管是学佛也好,信仰佛教也好,有一些私心在里头,总是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总是希望自己能过得快乐一点。
但是日子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心,你愿意让自己的心进步到什么程度。
你的心跟环境绝对是相连的:你的心越通透,你的环境就越通透;你的心越顺畅,你的环境障碍就越来越小。
这个时间间隔不会太长,通常是你的心改变,你的环境马上跟着就会改变,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差。
所以大家一定要端正好布施的观念和心理,明确布施的真谛,这样的布施才有意义,才能修到福德,才能有更顺畅的环境和更快乐的人生。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
为修忍辱逆来顺受,这是在纵恶吗?
问题:“顶礼法师,佛法并非宿命论,而是转化缘起。很多的时候逆来顺受不是纵恶吗?只想着养自己的道,令恶人肆无忌惮地造恶,这是不是自私呢?若如此,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也要想着应该如
在家居士做早晚课要像寺院一样吗?念什么经好?
问题:师父好!居士在家里,做早晚功课,念什么经好呢!要像寺院的早晚课一样吗?义辉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根据自己修行的法门来制定早晚课,不一定要像寺院僧团的早晚课一样,因为僧团的早晚
为什么要诵经?诵经的重要意义
《佛说八大人觉经》曰: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由此可知,诵经对于我们来说,至少有这样
有恶念怎么办?如何杜绝邪念?
问题:师父,有的时候有恶念,没有去做,忏悔就可以了吗?道悟法师:你讲的这种恶念其实基于众生的欲望,众生的欲望而产生这种邪念。我相信恶念来讲,和邪念是不一样的。恶念是什么?可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