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居士在家供佛,每日要焚香祷告,祈求佛菩萨加持庇佑。民间有种说法,香炉就像佛菩萨的饭碗,香脚代表财富或佛菩萨的饭食,每日早晚上香是在为佛菩萨加饭,所以香脚和香炉都不能清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少信众想知道,供佛的香炉能不能清理?清理香炉,就清掉了财富和佛菩萨的饭食吗?
在佛教中以香供佛,是一种虔诚的、真诚的供养,因为香是传递真诚心境的介质。据《贤愚经》记载:富那奇为教化兄长,令其为世尊以旃檀建造一座小堂,礼请佛陀。富那奇与兄长登上高楼,各自手持香炉,遥望祗园,梵香礼敬,归命佛及圣僧,许愿礼请。
香烟如意,飘往祗园,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第二天即赴富那奇的旃檀堂,演说妙法,许多人因此而得度。
《法苑珠林》亦有记载:“若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唱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烧香遍请十方。’”
“香为佛使”,故香能成为人佛沟通的介质,世人烧香礼佛,以虔敬心,表达对佛的尊敬、感恩与怀念,同时祈求得到诸佛菩萨的护佑。那么,清理香炉的香灰,佛菩萨就感受不到你的虔诚和祈愿了吗?
其实,寺院诸佛菩萨前的香炉,每天都必须清理收拾。香炉周围要保持干净,香炉里的香脚也会及时整理,清理香灰也会将香炉里的香灰留一部分,把多余的部分清理掉,以方便信众上香礼佛。
在家供佛同样应注意保持佛案的清洁,使佛堂看起来明净整洁。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庄严清净的佛堂中进行礼佛等各项功课。因此,在家以香供佛也应每日收拾佛案及香炉外部,香灰满了就要清理一部分,香脚可以每日清理也可以定时清理。
以香供佛,是修供养法,培植福德,引导信众对佛菩萨生起恭敬心,并不存在香炉是佛菩萨的饭碗的说法,清理香脚会导致贫穷也只是民间附会。
民间有不少流传的习俗,佛弟子们心中若有疑问,可请教法师,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心香”不灭,就不必挂碍于民间那些与佛门无关的禁忌。
1、香炉要时刻保持干净,香炉的香燃完了,香脚便要取走。
2、收香脚时,应先以纸先包好,以示隔绝,再丢入垃圾桶中。有条件的可以将香脚焚化,再将焚化后的香灰包装好后倒入垃圾桶,也可以倒入盆栽中,供给植物养分,或者置于流水,随缘飘散。
3、多出的香灰要用干净的勺子舀出倒入袋中,再将炉内剩余的香灰予以整平压实。多出的香灰可倒于干净无人踩踏之处,如树根、山川之地。
下一篇:在家居士五戒之一“不邪淫戒”
在家居士可以受菩萨戒吗?
事实上,《梵网经菩萨戒本》同于净土法门,即不是单一的佛力,也不是单一的自力,是将自力与佛力融为一体,是合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一乘圆教,契理契机,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
佛弟子为什么要打观音七呢?
我们少有时间用功修行,所以才找出一个时间,大家聚在一起举行观音七,这叫克期取证。在这七天之内,外缘放下,一念不生,专心致志,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观世音菩萨,能离开邪知邪见,能
如何更好地忍辱?
应该如何更好地忍辱?如何更好地忍辱啊?以智慧忍辱,以出离、大悲、菩提心来忍辱。你忍辱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益对方。忍辱不是忍气吞声,忍辱是很多条件达不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暂时可
怎样在生活中践行佛法?
有人问:“怎样在生活中践行佛法?”我答:“善用其心。比如说话,若能心怀慈悲说爱语,大家听了就欢喜舒服。”据说有两个旅游观光团,同时来到一段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洼的路面。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