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弘扬净土的书籍或者音像带确实特别多。总体来讲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在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以种种方式传播佛法的正见、正信,利益众生,那真的是功德无量。
然而在弘扬佛法的音像与书籍当中,有一些是相似法,蒙蔽了一些初入佛门的同修,误人慧命那罪过就很大了。在这个末法之际,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告诫净土行人要明辨是非邪正,方可不至于以好心求法,反而误入歧途。下面讲几点原则,以提醒同修仅供参考:
释迦牟尼佛入灭的时候就特别开示,学佛弟子要以四依法为根本,以免上当了受骗。
法性常住,能执持善法,成为人天师表,而人心惟危,情执深重,不堪依怙。
谨依第一义谛,真空妙有,中道了义。语言文字只是阐述实相真理的工具,得意忘言,不可寻文摘句,执指亡月。
谨依般若智慧,离念灵知,不毕竟空无所有中,炽然建立因果善法。不可依八识妄心,分别执着。凡夫知见悉皆迷惑颠倒,宜以谦恭心,仰信圣言量,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
谨以大乘了义,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随顺众生的根基而说,然据圆顿至道,乃是真空妙有的第一意境,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生佛一体,感应道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西方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即是了义中无上了义。
我们要以这四依法为评判正法邪法的一个标准,每个人都有责任跟使命去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因为你的法身慧命,自己不善护,他人是没有责任跟义务要帮你善护慧命。
恭敬三宝乃至奉事师长,理所应当,但宜智慧观照以至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真正的善知识都是谦恭,低调,不会狂妄。
就像善导大师,他就称自己“罪恶生死凡夫”;藕益大师也称自己“藕益老人”;印光大师称自己“常惭愧僧”。这些祖师,尚且以凡夫自居,以此比较,有些人自称自己是某某佛菩萨再来,说自己开悟,有超能力、有神通、开天眼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大妄语。
按佛教的戒律,真正证果了也不能公开对大众说,更何况是未证说证,未得说得。所以犯大妄语,要堕地狱,非常可怕。
要建立圣言量与祖师的思想,作为我们修学的参照物。
净土行人当依净土五经一论这个圣言量,还有就是中国净土宗的祖师的思想,作为修行的指南。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我们报德寺提倡禅净双修,也是依止永明延寿大师的思想。传承非常重要,这个想法不是某个人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由圣言量,包括祖师的思想作为我们的出处,那我们就会比较放心。
以上三条是原则性的提示,希望大家能好好领悟,最终祝愿大家都能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下一篇:受菩萨戒的佛弟子在家可供仙吗?
怎么修观心法门?
观心法门应该怎么修?观心法门可以从两方面来修。我们都知道,心可以分为妄心和真心。《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两门”,一门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心,一门就是生灭的妄心。而妄心是由
修行最重要的根本是什么?
修行最重要的根本是什么?修行最重要的根本,我觉得是愿力。一个人对做一件事情没有这种信念,其实他是做不好的,而且也没有力量。这个誓愿力是发自我们内心,对一件事情正确的理解,
修行为什么要远离邪命?远离邪命的重要意义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八正道里讲到了“正命”这个词,所谓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首先,遵纪守法就是底线。为了自己的长远考虑,也应当远离那些通过造作杀生、
家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中国的家庭里面,有很多信仰佛教,家里面都供奉着佛像、菩萨像、财神等供像,以祈求家人平安,财源广进,万事吉祥。可是,也有很多人在将神像神灵请回家之后,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