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化现世间,为度不同根机的众生,故说八万四千法门以疗心,并结集为经律论三藏,诵持经典当从中明解自己的心性,远离贪执,以入正道。
六祖在《坛经》中说:“一切修多罗(佛经)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智人即已悟心之圣者,愚人是指凡夫地的修学者。智者说法就是为了帮助凡夫开显与智者无别之心性。
所以,当大家平常诵读佛经的过程中,除了口诵耳听之外,更应从中明了法理,了悟心性,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能如是而学,则心可悟,苦可离,死可灭,道可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法海甘露
下一篇:皈依后要供养皈依僧吗?
如何学习普贤菩萨的称赞如来?
问题:普贤菩萨的第二个行愿是「称赞如来」。称赞如来,是关于语言方面的修行法门,我们要如何学习「称赞如来」?星云大师:「称赞如来」是语言的布施,就是说好话,多赞歎。布施财物、
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学佛修行?
皈依三宝要全心全意很多学佛人把皈依三宝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认为不皈依也能学佛,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诚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
学佛重在修心,修行重在过程
学佛重在修心,修行重在过程,特别要记住几点:1.忍辱柔和凡夫修行有没有进步不要问别人,自已最知道。别人有错会不会发火?别人骂你会不会生气?修行就是要缩小自己,调伏自己,生起柔和
吃一次葱,一天的功德就没有了,是真的吗?
问题:师父,是吃一次葱,一天的功德没有了,吃一次肉,一个星期(的功德)都没有了,是这样子吗?道悟法师:我没有算过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算法从哪里来。我们的修行,你要搞清楚,我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