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多时候想参加师父讲座听课或法会都必须跟家里人撒谎说是单位有事,不然就肯定遭到反对和责难。可是,这样一直说谎对学佛人来说也是个负担,而且时间长了总担心被拆穿更会徒增家里的矛盾,虽然每天早晚功课都回向给家里人,但是好像蟾蜍爬滑石,努力也是原地不动,稍一懈怠就逆缘丛生,真是不知该怎么办?心里实在郁闷,恳请师父开示解决之法!
这位同学所遇到的问题,确实也有相当的代表性。实际上很多在家学佛的居士,都会遇到这同样的情况,就是你自己虽然信佛学佛,但是家里人,其他人都不信佛,也不学佛,而且还反对你来学佛。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去道场,或者到师父身边去学习佛法,去请益,参加种种法会,肯定都不会得到家里人的这种同意或者许可。他们不会欢喜地去支持的,甚至他们会竭力地去反对你。
这种情况,说句实话,每个众生,过去所做业不同,所以每个人生到这个世界的因缘就大相径庭。即使大家都来学佛了,但是学佛的里面也有很多不同,有些是家里人都学佛,有些家里部分人学佛,有些家庭就只有自己学佛,其他人都不学佛,这就是各自所做的种种因缘。我们说是障缘,实际上这个障缘也就是个名词而已,大家不要说,哎呀,家里人反对,他们来障碍我,我心里对他们很不满意,我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甚至心里对他们有种种埋怨,这种心理要不得。
就是一切事情,学佛的人,知道三世因果,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这么一种境况?跟你前世所结的种种因缘有关系。你前世可能在学佛,但是因为你跟别人或者自己身边关系很亲密的人,曾经制造了种种困惑或者障碍,所以今生他们又在这个时候出来障碍你,不给你提供种种的支持,这也恰好是一种因果的对应。所以如果是这样想的话,这些事情不是家里人在障碍你,而是你过去自己障碍自己,或者你自己障碍这些家里人,他们的前生,然后他们今生重新用这么一种报,用这么一种反应,来回施在自己身上,实际上这个就是说自作自受。这样一想,实际上你对这个因果心里就会更加地明确,以后也就会更加地谨慎了。
我们今生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遭遇,一切生命之中所遇到的人、事,种种的无常的变化,都是过去业力这些因,到今生所结下的不同的果。人生轨迹的每一个点,都是过去每一个业所形成的,然后把它们连起来,就成了今生你自己本来的、自己的、跟别人有异的、不同的这么一种人生轨迹。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呢?当然了,一个是自己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家里人,好像是说希望他们不障碍你,不能这么想,实际上是希望他们增长功德,不是他们障碍不障碍你的问题,是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够有自己的佛法善根的发现,然后障碍自然地消除,实际更多地是自己修自己的,自己增长自己的功德,自己忏悔自己的业障。
自我忏悔永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甚至在这里是最重要的。过去种种业障需要自己去分担,家里人只是针对你个人的业力所形成的自然的一种反应、一种报应而已。所以最终这个问题的解决,症结所在还是在自己,你自己的业忏悔清净了,你跟他们之间过去所欠下的种种不解的这些不好的业解决了,自然而然,家里人到一定时候,不会障碍你,所以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学的方法。
当然你说把功德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也能不障碍,他们功德也增长,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了,但是你不要说好像说蟾蜍爬滑石,努力也是原地不动,不能这么想。好像是原地不动,实际上已经在慢慢地爬,只是在短时期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一个改观而已。但是你要坚定的一直做下去。为什么走起来这么缓慢?为什么改变起来这么难?
实际上还是自己跟他们过去所结下的业力因缘,过于的强,也是过去所做的业比较强,业力比较强,所以也不能一时半会儿很快地去在改变,所以这些逆缘重生。稍一懈怠,那我们就不能懈怠了,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更加的加倍的自己努力,去精进,心中拥有一定要有信心,一个要有解心,要理解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要明明白白。
坚定自己的信心,坚定自己的修行,相信总有一天你会解决的,总有一天会有根本的改变的。即使没有很快的地改变,心里也不要郁闷,也不要松懈,一直好好的加倍地做下来。怀着一个平常的心,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忏悔的心,也怀着一种智慧的心,从各个方面去看这个问题,去接受这个问题,去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容通法师
下一篇:将勤俭节约落实到生活和修行中
受菩萨戒后一定要严格吃素吗,可以吃三净肉吗?
问题:远在佛陀时代,由于民情风俗,并没有硬性规定佛弟子们非吃素不可,而是可取三淨肉食用。为何《涅槃经》却记载:「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受
对同修说做不好就不要受五戒对吗?会造成负面影响吗?
居士问: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受五戒对我们念佛人有多大利益,如果修行人自己不受五戒,对同修说:做不好,不要去受五戒。如果你做到了,也可以不用受五戒,使同修都不敢受五戒,同修说的对吗?
我们要学会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牵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因此而产生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特别是对于亲近的人,因为相处时间多,情绪的表达会更加明显。这些人和事,都是我们磨练自己最好的机会。当面
如何对善知识具足永恒不变的信心?
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对于自己善知识的信心,常常处于起起伏伏中,敬请师父开示:如何才能对善知识具足永恒不变的信心?明朗法师:起起伏伏也是正常的,这是需要练的。狂心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