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
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 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此心不息,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
——选自《印光法师文钞全集》·与周福渊女士书
人自出生以来,我们的父母、寿命长短、相貌美丑、学问深浅、儿女都是由自己前生所作的各种善、恶、不计业感召而来。如果有大功德,这辈子就会比上辈子过得好;如果有大罪过,就会比上辈子过得差。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扭转恶业,就需要修持佛法。
你想要求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的好丈夫,若是前世没有培植这个福报,那么就不能圆满这个痴心 (可以理解为可能是个好丈夫,但缺少学问)。
《楞严经》上讲,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所谓求妻,就是祈求获得菩萨的加持,遇到一个贤惠、有福德的妻子。如今你求丈夫也是一样, 若极力念观世音菩萨,一定能圆满所求的愿望。
你千万不可以因为自己的美貌而心生骄傲,这个心思不消,便很难承接住 (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的好丈夫)这个福报。你要是仔细能听入我的话语,那么你受用的福报将远比前生所培植的福报多。
如何做才能维持好姻缘呢?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
佛化家庭的成员对家庭要有什么态度和观念呢?
一个佛化家庭的成员,对家庭应该要有什么态度、观念呢?家庭,是全家人所共有,彼此都有责任共同维护家庭的幸福安乐。一个佛化家庭的成员,对家庭应该抱持什么的态度和观念呢?首先要
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发生婚外情的频率相对增加。请问大师,如果丈夫有了“婚外情”,应该如何处理?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
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重要性没有什么两样。它和学校教育是相辅而行的。一般人对于教育的认识,只以为教育是学校里的事,因此有许多父母,对于家庭教育便忽略过去了。有的父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