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对待父母?其实佛陀在《佛说善生子经》里面讲得非常详细:“又,居士子!夫东面者,犹子之见父母也。是以子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父母。何谓五?念思惟报家事,唯修责负,唯解勑戒,唯从供养,唯欢父母。”作为子女,要从五种事项上来孝顺自己的父母。
首先,要提供父母充足的物资,让他们衣食无缺。其次,比供养物资更重要的是供养时的心态,即把父母做尊贵想,用恭敬尊重的态度供养父母,否则就算提供了生活用品给父母,只能算是“养活”。
平时所做的事情,要经常向父母提及。做重大决定前,也要先向父母亲汇报,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样做的用心并非让父母替我们拿主意,而是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出于对父母的尊重。
我们通常说“孝顺孝顺,以顺为孝”,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父母亲喜欢做的事情,哪怕我们自己不喜欢,出于恭敬也要成全他们,不能随意反对及批评。
父母亲让我们做的正确事情,要及时去做,尽量不要违背他们的想法。当然,这里“正确的事情”是指符合佛法的五戒十善的要求。
如果父母亲从事的是正当的行业,作为子女要去继承,并令其发扬光大。从更深层的含义来讲就是,父母亲有良好的家风与品格,我们也该继承下来,不令中断,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顺。
这就是子女孝顺父母的五条事项。佛陀讲法虽然是在2500多年前,但所讲的内容贴近生活,非常契合我们现代人的根性,我们都要好好学习。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文钞原文: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姿无善教。即有天姿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世有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
学佛与家庭,哪个更重要?
学佛与家庭,何者为重?学佛是重要,家庭也重要。你应先将家庭安顿好才去参加法会,否则家庭发生问题,家人会怪责你,亲友也会批评你。其实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学佛,处理家务时也可以学
去做客吃肉就犯戒,不吃人家就烦恼怎么办?
居士问:我们去做客,人家点了一大桌子菜,里面各种海鲜,各种肉啊,我是一个学佛的人怎么办?那我吃了后犯戒,不吃人家烦恼哪怎么办?一如法师答:这种情况就看你的根机和因缘哦,如果你持五
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告诉我们,福报来自福田,主要是悲田、恩田、敬田三种。悲田,是慈悲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他们需要快乐,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