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由于春节是旧历一年的开始,旧时人们普遍相信在此期间发生的某些事情,预兆着新的一年问的吉凶休咎。又由于春节时间最长——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从而形成了十分繁琐的禁忌。
除了春节外,其它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等,也有一些禁忌。
建国后,许多禁忌已被淘汰,仅留存于老年人的记忆中;另外一些禁忌依然留存于民间,尤其在农村中有影响。
本文记述的是旧时陕西逢年过节期问的主要禁忌。
春节
在所有场合,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如“鬼怪”、“死亡”、“背时”、“没钱”、“害病”、“破了”、“打了”、“完了”、“烧了”等。如果非说不可,则改换为另一种说法,如将“死了”改称为“走了”、“老了”、“升仙了”,把饺子破了说成饺子“挣了”,将“完了”、“没有了”改为“起了”等。如听见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要及时制止。由于小孩说话时大人不一定在场,说了犯忌讳的话无法及时制止,所以还要在家中贴上写有“童言无忌”的红纸条。不能吵架、骂人。第一次外出只能说“发财”、“有福”、“富”等吉利话。色彩尚红,忌白。因为丧事尚白,故为喜庆事所忌。但在旧时,陕西陕南、关中不忌白衣。《陇蜀余闻》云:“汉中风俗尚白,男子妇女皆以白布裹头,或以黄绢而加白帕其上。昔人谓为诸葛武侯带孝,后遂不除。汉中膝太守严其禁,十年渐以衰止。然西凤诸府俗皆然,而华州、渭南等处尤甚,凡元旦吉礼,必用素冠白衣相贺,则为武侯之说非也。”《临潼县志》云:“妇人虽浓妆亦必以白布饰其首。盖西方金也,山日太白,故多尚白,从来远矣。”春节期间,忌打破碗、碟、盆及其它器物,忌丢失东西。如果发生这些事情,就认为是不祥之兆。忌洗衣服被褥,忌穿破旧衣裳。忌动刀剪、针线。忌剃头,洛南县俗谚云:“剃头,死舅。”南郑县忌别人摸自己的头。忌讨账,认为此时讨账对债主与欠债人都不吉利。忌请医生看病,否则认为一年内经常要害病,经常找医生。忌外出遇见出殡者,如遇见,认为一年问诸事都会不顺心。忌孝子拜年。孝子忌贴红纸春联。忌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年。汉阴县吃米饭时,饭里不准泡汤,担心诸事会“泡汤”之故;忌食圆形锅巴,忌破“团圆”之故。以上禁忌,以初一、初二、初三为最严格。
此外,春节期间的一些特定日子还有特殊的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忌将灰土向外倒。这样作,是为了防止将新的一年间的“财气”或“运气”扫掉和倒掉。柞水县从门口向里扫三帚子。忌在别人家就餐。忌客人登门。不担水。忌蒸馍,因为蒸馍会生汽,以免在新的一年间“生气”。永寿县忌吃蒸馍,认为会患腹疾。忌打浆糊、搅团,古俗认为初一是鸡的生日,打浆糊和搅团会糊住鸡的眼睛。今天许多人解释为打浆糊会使小孩变糊涂,不聪明;打搅团会使家中是非增多。柞水县忌初一、初二、初三在外面倒水,以免新的一年内请人干活时会下雨。
正月初五,叫“破五”。忌向邻居借东西,如不得已,要以物易物。水与火不可外借,因为失去水、火就等于失去生命。不可向地下泼脏水。因为诸神在家,以免玷污了他们。宜君县在破五之前禁止妇女往来。破五这一天,一定要吃饱肚子,《延绥镇志》云:“五日饱食,谓之‘填五穷…。此日忌出门,忌来客。现在破五之习俗已经改变了内容,犹如年气已过,可以恢复往常了。俗谚云:“年过初四五,缺肉少豆腐。”就是这个意思。
正月初七,也叫“人日”、“人胜节”,陕西也称之为“人齐节”,相传此日是人类的生日。忌阴,《乾州志》云:“人日,晴,人安。”忌来客,忌远行,有“七不出,八不入”之说。
正月初八,叫“谷日”。忌阴,《乾州志》云:“八日属谷,晴,年必丰。”忌行人返家。
正月初十或十二,为“老鼠嫁女日”《延绥镇志》云:“十日名老鼠嫁女,是夜家人灭烛早寝,恐惊之也。”《临潼县志》云:“十一日夜不张灯,十二日厨不动刀,谓之‘鼠忌’。”
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元宵节”。由于此日夜间有观灯活动,故又称“灯节”。一些地区有让新婚女子躲灯的习俗。汉中新婚女子必须在正月十三赶回娘家或去亲戚家住几天,过了正月十六才可回婆家。俗谚云:“正月十五不躲灯,瞎了婆婆双眼睛。”得这样连躲三年。《中部县志》亦云:“元宵迎女归宁,谓之‘避灯’。”此日忌阴,阴则歉收。
关键词:年节禁忌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道教论坛bbs.djol.org,随时与广大道教爱好者和千万道友朋友们一起交流吧!
下一篇:民间做客禁忌
满族萨满教的信仰
导语: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
拜门神
导语: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道教和汉族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汉族民间最受人们
羌族民间信仰
导语:羌族地区信奉原始信仰,盛行万物有灵,羌民有多种信仰崇拜。羌族崇敬的神灵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三十余种,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在祭神仪式中,以祭天神
中国傩:戴着面具从远古走到今天
导语:傩(nuo)文化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中国傩“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