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饮食调养上应多喝水 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 可选吐纳功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多喝水 吃温润食物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登高远眺 培养乐观情绪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慢性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胃的保暖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食疗方面 宜选甘酸滋润之品
在饮食摄养上,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下一篇:秋分来了 如何赶走你的悲秋情绪
中医养生须知:吃葱虽好也有禁忌
哪些人适合吃葱?一、风寒感冒患者葱白主要功能是解表发汗,通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属于常见的表证,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和寒邪侵袭,导致肺气不能宣通,人
今日霜降,道家养生攻略大全!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逢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即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
道医养生:如何松肩拍手更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也越来越注重,对于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常见的小动作也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像是:拍手、松肩、撞墙这类小的动作,也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中
“智者知养生也”,气在人不衰,跟古人学“养气十六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有防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