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消息论》养生学著作一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偏重于老年养生。
丘处机
秋三月 主肃杀 肺气旺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咸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用咽以泄之。立秋以后,稍宜和平将摄。但凡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养。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
惟宜针灸,下痢进汤散以助阳气。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爆,并自死牛肉、生鸡、猪、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之类。若风气、冷病之人,亦不宜食。
如何调理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
若夏月好吃冷物过多,至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者,宜以童子小便二升,并大腹槟榔五个,细锉,同便煎取八合,下生姜汁一合,和收起腊雪水一钟,早朝空心,分为二服,泻出三两行夏月所食冷物。或胸脱有宿水冷脓,悉为此药祛逐,不能为患。此汤名承气,虽老人亦可服之,不损元气。况秋痢又当其时,此药又理脚气,悉可取效。丈夫泻后两三日,以薤白煮粥,加羊肾同煮,空心服之,殊胜补药。
又当清晨睡觉,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又曰:秋季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渗为泄,奉藏者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千金方》曰:“三秋服黄蓍等丸一二剂,则百病不生。”
下一篇: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中医良药麦冬
“智者知养生也”,气在人不衰,跟古人学“养气十六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有防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没了
药王孙思邈说道教入静的五个层次和七个境界
《太清存神炼气铭》是药王孙思邈真人所撰写的道家养生经典《摄养枕中方》中的最后一篇。此篇经文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经文部首讲大道
略谈道教养性与养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
中医养生须知:吃葱虽好也有禁忌
哪些人适合吃葱?一、风寒感冒患者葱白主要功能是解表发汗,通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属于常见的表证,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和寒邪侵袭,导致肺气不能宣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