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历史人物,其生活起居中许多细节,都包涵着养生哲理。纵观蒋氏88年苦漫人生,其养生规律不外如下五戒:
蒋介石(图片来源于网络)
戒怒
早在青年时期,蒋介石性情十分暴躁。一遇不顺之事,常常拍案大怒。正如蒋氏本人1921年至1925年在其日记中所写的:“肆口谩骂,自失体统。几不成其为长官,记大过一次。”1925年后,蒋介石开始极力克制性格上的毛病,遇事尽量力求做到“戒怒”。他在日记中曾发下“四誓”,即“口不骂人,手不打人,言不愤激,气不嚣张”。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有意识重读《墨子》、《老子》及一些与养生相关的医学书籍,其中“多怒则百脉不舒”之道理,让他心胸朗然。晚年之后,蒋介石总结道,戒怒的关键,是在怒气将要发作时,一定千方百计克制它。如此调节胸臆之火,不仅可避一时之怒,还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戒欲
30岁以前,蒋介石私生活一度风流放荡。1930年以后,43岁的蒋介石仕途顺遂,生活环境优越,这时他开始考虑保养身体的问题。蒋介石认为,人之欲望,尤其生理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很可能让其先天体质遭到损坏。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总裁以后,开始主动回避与异性的接触和交往,甚至连官方举办的酒会、舞会也极少参加。60岁以后,蒋介石从克制欲望发展到“戒欲”。台湾传记作家王丰在其著作中曾说:“因为两夫妻(指蒋介石和宋美龄)年纪都进入老年期,老先生自台湾时期,就开始逐步不再房事,民国五十年代正式分床而睡。”
戒躁
蒋介石在南京黄浦路生活期间,开始将“戒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曾经写道:“勿急躁,古有明训:急则生躁,躁则生厌。凡事三思,徐而图之;烦躁则为万祸之源,理智则成大事。”
戒贪
蒋介石在养生方面的“戒贪”,当然非指金钱物质,而是晚年为健康计,主张“少吃多得益,多吃不得益。吃得过于多,有害身体”。他有句名言“有钱难买老来瘦”。由于严格控制饮食,到70岁时也没有患上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
戒言
“言多语失。言多伤神。言多伤体。”除了多言会影响自己政治生涯外,蒋介石“戒言”的另一个原因,是“多言多耗神,寡言益精神”。到台湾后,他和宋美龄交换意见时,也常以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下一篇:刮痧注意刺激度 并非越黑越有效
中医养生须知:吃葱虽好也有禁忌
哪些人适合吃葱?一、风寒感冒患者葱白主要功能是解表发汗,通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属于常见的表证,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和寒邪侵袭,导致肺气不能宣通,人
药王孙思邈说道教入静的五个层次和七个境界
《太清存神炼气铭》是药王孙思邈真人所撰写的道家养生经典《摄养枕中方》中的最后一篇。此篇经文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经文部首讲大道
略谈道教养性与养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
道医养生:如何松肩拍手更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也越来越注重,对于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常见的小动作也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像是:拍手、松肩、撞墙这类小的动作,也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