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很多人就在秋天寒意渐深的时候,依然坚持夏装出行。殊不知,这种着装方式是不科学的。那么,秋冻何为度?秋冻又该冻到哪一天呢?
资料图
脚、肩、脐三处 秋天别轻易露
俗话说,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此足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别注意。另外,秋季气温较凉,此时依然常穿夏装的女性,颈背肌肉很容易因寒气侵入诱发颈椎病。秋季还应注意对脐部的养护。早、晚天气凉爽、或者阴雨天气温较低时最好不要穿过露的服装,电扇、空调的凉风不要对着腹部吹,以防病从肚脐部位进入。
“春捂秋冻”有学问
仲秋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但秋冻也要因人而异,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和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对于那些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秋冻往往会适得其反。
10℃左右“秋冻”停
很多女性平时就有手脚冰凉的问题,到了秋天更是如此。有的女性即便到了夏天 手脚也不热,说明她们身体寒气较重,在秋季更需要注意防冻。凉气刺激皮肤,容易导致表皮血流不畅,保暖不好脂肪较厚的大腿等部位,容易出现紫红色的、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会痛和痒甚至溃破,这就是寒冷性脂膜炎。所以,在16℃以下最好不穿裙装。而到了晚秋之时,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下一篇:清代著名养生学家“养生歌”十首
略谈道教养性与养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
“智者知养生也”,气在人不衰,跟古人学“养气十六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有防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没了
中医养生须知:吃葱虽好也有禁忌
哪些人适合吃葱?一、风寒感冒患者葱白主要功能是解表发汗,通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属于常见的表证,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和寒邪侵袭,导致肺气不能宣通,人
今日霜降,道家养生攻略大全!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逢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即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