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5位皇帝。他16岁登基,在位54年。他执政期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对内加强皇权,发展经济,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促进中外交往,从而将西汉王朝推向了一个极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
汉武帝
西汉最长寿的皇帝
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西汉14个皇帝中长寿之君。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西汉诸帝平均寿命还不足38岁;唯独汉武帝活过了古稀之年,这是为什么呢?
重视养生 养生有道
原来汉武帝一生十分注意养生,在养生中又特别重视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这与现代预防医学中的一些理论,可谓“不谋而合”。大体说来,汉武帝的养生之法,主要表现在日常的饮食起居方面,现简介如下:
九不吃
在饮食方面,他崇尚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坚持“九不吃”原则。所谓“九不吃”是指:腐败的粮食不吃;腐烂的鱼肉不吃;颜色难看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到就餐时间不吃;肉类切割不得法不吃;酱醋调料调味不当不吃;市上食品未经检验不吃。此外,他还强调对很想吃的食物,也不能多吃。
五不睡
在坐卧方面,他亦学习孔子,做到“五不坐卧”,即:风口处不坐卧;坟墓旁不坐卧;潮湿处不坐卧;恶臭处不坐卧;危险物旁不坐卧。
在睡眠方面,他改变仰卧和直挺的睡眠姿势,采用屈膝侧卧的睡式。此外,他又坚持“五不睡”:露天不睡;有风吹头不睡;张灯不睡;脚凉不睡;床头朝北不睡。
重药浴
此外,汉武帝还从泰山一老者手上,学来了一个养生妙方——汤浴。资料表明,药浴伴随汉武帝直至寿终正寝。他之所以成为西汉14位皇帝中唯一的高寿者,在很大程度上收益与药浴。直至现在“武帝药浴”还被视为中华养生保健之妙品。
勤更衣
在穿衣方面,他总是随着气温的变化,不断地适时更换各种衣服,做到凉者不至于挨冻,温者不至于燥热。历代养生学家都认为,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哪怕是一举一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身体的益、损、存、亡。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们,应向汉武帝那样,以防微杜渐的小事做起,做到“莫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药枕”保健法
虽然汉武帝的养生方法中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有些方法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对我们今天的养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他还采用了“药枕”保健法。
“药枕”保健法是他在一次外出巡游时学到的。有一天,他在巡游途中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聊后方知那老人年逾百岁。汉武帝见他腰板硬朗,精神抖擞,说起话来又声如洪钟,遂虚心向他求教健体延年的秘诀。那老者便将睡觉用“药枕”的秘诀献了出来。汉武帝如获至宝,立即下令如法炮制,第二天便用起药枕来。药枕伴随汉武帝直至寿终。他之所以享年竟达70岁,成为西汉14位皇帝中唯一的高寿者,除了后来坚持“慎微”的养生原则外,很大程度上还受益于药枕。
为了保证睡眠的舒适和安稳,人们对所用的枕头十分讲究。我们知道,头为诸阳之会,精神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而头与全身的经络腧穴又紧密相连,使用药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而且药枕中有些药物含有芳香性挥发成分,还可开窍醒脑,使人心情舒畅,从而治病祛邪,“武帝药枕”被后人视为养生保健之妙品。
下一篇:道家日常起居的摄养之道
“智者知养生也”,气在人不衰,跟古人学“养气十六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有防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没了
药王孙思邈说道教入静的五个层次和七个境界
《太清存神炼气铭》是药王孙思邈真人所撰写的道家养生经典《摄养枕中方》中的最后一篇。此篇经文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经文部首讲大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个八卦图,你知道在哪里吗
《说卦传》云:“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是为什么呢?1乾为首以人体来说,乾卦代表头,因为乾为天、为上、为君,乾代表尊贵,代表首领。人的头部位于最
略谈道教养性与养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