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更不是有心人的世界,而是有道人的世界,有道则生,无道则亡,顺道者昌,逆道者亡。我国是世界上道人最多的国家,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脊梁,他们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困难所惑,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职责:"圣人在天下,其道一也",解救世人如何趋生避死,趋吉避凶,长生久视之道。他们的思想来源于黄老思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创造和惊人的发现,但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发现和创造,像黄帝、老子所创立的黄老思想那样,引起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震颤,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人们观察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即使不赞同甚至敌视黄老思想的力量,也无法否定这个事实。
黄老思想同其余"宗派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黄老思想的全部学说正是在于它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对立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存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物主义的观点。西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违背事实,违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黄老思想是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正如英国的李约瑟所说:"道家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后来产生的中国一切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道教思想源于黄老,这也是对黄老思想的高度认同和概括。看来源思想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是区别道教与其余宗教派系的根本方法。因而老子的经典著作 《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即此太极也,一卦而已。一生二,即是将一个六爻卦体一分为二,以成上下两卦,上卦为天,下卦为地。二生三者,即上下两卦各分三爻,所谓"兼三才而两之"是也。三生万物者,即三爻具而八卦全,万事万物已在八卦之中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上卦为阳为前,下卦为阴为后,前阳而后阴也;全文一事条贯,最后点出上下二卦相交于中,叫做冲气以为和。此明确指出这个"冲"字和"气"字,是指气功状态中二气相交的气感状态。"冲"字即形容了二气相交,有形容了二者之有力的作用,并非幻觉,而是有物质的能量。很显然,这里举的"水火既济"之式,由卦的生成到卦的应用,这里也并不是只论述宇宙的生成和演化,同时更主要的是指出了气功参考《道德经》的眼目,《道德经》被誉为"气功学"著作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普通人尚且厌恶"孤"、"寡"、"不谷"等表示柔顺的称号,而王公们却喜欢以之自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所以事物多变,没有固定形态,起点减少终点却反而增加,起点增加终点却反而减少。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别人用来教给我的,我也用来教其他人,横暴强梁而不能灵活变化者,不得好死,这是我施教的根本。此节将了老子《道德经》是有师传的,并不是老子自创,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以坤为首位,主张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是以顺性命之理立法,讲用依靠自己的智慧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
四、有利得道,失利无道
信言不美,美信不信。是因为"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讲信用是圣人的品德,别人都好意思说谎,圣人哪好意思不信,因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因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不用争辩是善者或不善者,善待他人是圣人的品德。因而"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贵重的是自知,其出弥远,其知弥近,因而"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不积私财,为别人做事越多自己拥有越多,给予别人越多自己所得越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为他人做事而不为己争。圣人要通过为他人服务来达到自我实现。如果为他人服务却没能能够自我实现,没有做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说明服务偏离了"道"。以"道"行事行教他人,他人做成的事业根源于我亦可视为我之所用。
结束
《道德经》学说日益趋于狭浅,因读者抱守于经文之故,和诸多注解者之讹误也,是故研究学问当穷源彻底,独立思考,不盲从古人,迷信权威,首当在于落实应用,重在实践,一言之虚,白害丛生,一事之虚,危害终生,求真务实,实事求实,这才是对待《道德经》及其余学说的正确态度和观点,也应该是所有宗教应持有的原则!
下一篇:也谈道教烧香文化
古琴,静静地躺在北京白云观
古琴,静静地躺在 --对一把琴的寻找 见证民间的文保意识这就是我们千里追寻的古琴古琴局部古琴的弦该换了古琴大体保存完好徐信权与钱报记者合影白云观本报北京专电 四月的
[成都]《道教从这里走出》
这首旋律悠扬的乐曲是青城山道士张孔山的古琴曲《流水》,1977年被选作东方古典音乐的代表,和西方贝多芬的交响曲等世界名曲一起,装在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里,作为地球上人类的一
假日短途观光日盛 记者带你游道教名山
青岛新闻网2月8日讯 新春佳节,近郊旅游渐渐成为人们度假的重要内容之一。春节期间,记者在莱州市的几处旅游景点看到,选择短途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走亲探友的同时仍然不忘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内容提要:北宋 籍贯、张伯端真的只有临海立传天台无吗"四个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认定张伯端确实是天台人无疑。关键词:紫阳真人张伯端 籍贯 天台 考辨紫阳真人张伯端,自称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