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遍布苏浙赣闽皖鄂湘。据唐《六典》卷记载,唐朝全国宫观共1687所,上饶各地就有176所。撤地设市后,上饶市成立了道教协会。目前,上饶全市道教从业人员达29000多人,有注册道观293座,而不在册的道观则多达千座。著名的道观寺院,有三清山的三清宫、铅山的葛仙祠、上饶县的石人殿、德兴的妙元观、鄱阳的仙坛观等,这些都是千年古寺观,文化积蕴丰厚。
自东汉至清,上饶还有刘根、王长、赵升、吴猛、胡氏二女、夏日葵、占大顺、徐仙姑、王道坚、祝永祐、留用光、张元英、刘中宫、王真人、郑仙姑、吴福佑、陈生、张留孙、李宗老、金志杨、赵宜真、汪道一、李仲治、柴仙姑、徐道人、张落魄、高渊然、邵元节、黄子颠、舒怀德等一大批道教名人,而且,这些道人都饱读儒家书,亦儒亦道,或山中读书修道,或山下传道救难护疾。
上饶的山水,因道而灵动。三清山、葛仙山因道而名重天下。灵山、鄱阳县马蹄山因道而成洞天福地。天下道教72福地,上饶占了两个。或许正因为上饶的名山圣水充盈了道风仙气,所以今天上饶的旅游事业蒸蒸日上。
下一篇: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从饕餮纹到龙首经
摘要: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基本贯穿于奴隶制社会。对于饕餮纹的研究,学者们各有侧重点,至今,对饕餮纹的来历以及内在的含义还没有一种定论,主要原因是历史上有关饕餮纹的文献记
唐《女道士李归一镇墓石》考述
洛阳友人寄赠道教镇墓石朱拓一。依之测知,厥石墓志状,宽30.7厘米,高29.2厘米,楷书,具纵横界格,13行,满行13字,其中第9行"开长"二字残失,第11行重"食"字,全石实存151字。石面损泐多处
老潍县增福堂盛衰记
老潍县最有名的一条街叫"增福堂街"。为什么叫"增福堂街"呢?,是因为街上有一财神庙叫"增福堂",里面供奉的是本地最有名的财神,叫" 、观音如来都被破坏。增福堂也变成了学校,是第
通则和谐 通则合道——论道教的和谐
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的道教文化,具有丰赡的文化资源,因为追求和谐始终是道教教义和信行的重要内容,是道之所以为道的完美体现。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