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竹简 资料图片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还有西汉严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经》石幢等。
早在唐代,《道德经》就已被翻译为梵文。近代,《道德经》传到了西方。已知西方最早的《道德经》译本,是18世纪末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翻译的拉丁文本。进入19世纪后,法文译本、俄文译本、英文译本、德文译本等先后问世。目前,《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已近300种,涉及几十种文字。
下一篇:陈全林:与某博友谈女子丹法
中国道教宫观建筑的经典之作
复建的武当山玉虚宫建筑是由大量物质堆砌、雕琢、组合而成的形体,是一种造型艺术。玉虚宫无论从整体组合,还是单体设计,都因以典型的明代官式艺术风格而为世人所认知。玉虚宫
关于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御赐《金龙白璧》考
2009年2月23日下午16:04,在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凝真宫)出土:《金龙白璧》。(金龙<虚腹>:长11cm,高 7cm,重79克;白璧2块:各为长22.5cm,宽8cm,厚1cm,和长12.5cm,宽8cm,厚1cm。)御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内容提要:北宋 籍贯、张伯端真的只有临海立传天台无吗"四个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认定张伯端确实是天台人无疑。关键词:紫阳真人张伯端 籍贯 天台 考辨紫阳真人张伯端,自称天台
从饕餮纹到龙首经
摘要: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基本贯穿于奴隶制社会。对于饕餮纹的研究,学者们各有侧重点,至今,对饕餮纹的来历以及内在的含义还没有一种定论,主要原因是历史上有关饕餮纹的文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