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成都有一位叫杨鼎夫的读书人,喜欢读书和游历,经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但始终未授职衔,只好给别人当幕僚。不过,杨鼎夫倒不在意官场,反倒觉得自由自在,常常邀约朋友四处游玩。
夏天,城里炎热,杨鼎夫约几位好友到青城山,青城山是纳凉的好地方,一方面避暑热,另一方面也想到道观拜访道士,请教修真之道。
从成都出发到青城山有100多里路,一行人在途中住宿一夜,第二天近午才到达岷江渡口。那时过岷江主要靠船摆渡。要上青城山,最近便的渡口是五代前蜀著名美女诗人花蕊夫人老家所在的徐家渡口。
杨鼎夫一行本想过渡后先瞻仰花蕊夫人故宅,再去青城山。谁知船至江心,晴和的天气突变,平地刮起一阵大风,船在浪涛中颠簸,突然“咔嚓”一声响,一个大浪竟将船舵打断了。渡船失去操控,“嘭”的一声撞在江心的一块大石上,瞬间倾覆,一船人带船夫都掉落江里。
杨鼎夫还没回过神来,就沉入江中,心想必死无疑了,突然觉得像有物托着他冒出水面,并推着到达岸边。正好江边有一位老人,用手中的拐杖把他拉上岸。杨鼎夫惊魂甫定,连忙就要跪谢。老人却笑嘻嘻地说:“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盐里人。”还没有等杨鼎夫纳头拜谢,忽然老人就不见了。杨鼎夫回头望江面,渡船和一船的人都已无影无踪,只有他一人侥幸活了下来。
回成都后,他把他的遭遇说给朋友听,众人都唏嘘不已,没有个人能解“盐里人”的意思。
杨鼎夫对这次去青城山的遭遇始终萦怀在胸,既对死去的朋友哀伤难忘,又对救他的恩人无法报恩不能释怀,写了一首诗记述这件事:
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当时作等闲。
棹逆狂风吹近岸,舟逢怪石碎前湾。
手携弱杖仓皇处,命出洪涛顷刻间。
今日深恩无以报,令人羞记雀衔环。
一年后同在盛夏,杨鼎夫受主人之托,到自贡勘验一桩私盐官司,突然得了急病,还等不及医生诊治,就亡故了。天气热,人们怕杨鼎夫的尸身送不回成都就腐烂了,就用盐裹住尸身运回成都。待友人打开棺盖,见杨鼎夫裹在盐里,恍然大悟,“盐里人”不就指的眼前的杨鼎夫吗!
后来人们猜测,是青城山得道高人在江边救了杨鼎夫,但预知他死后会被用盐裹尸,才笑称他为“盐里人”。那时,正是青城山轨革卦影术盛行的时期,说不定杨鼎夫遇见的就是费孝先。
文:蒋永志
下一篇:农历六月初六,地府崔判官圣诞
乞丐烧香求温饱,却因一事感动神明成为巨富
康熙年间,江西有个叫周志仁的流浪汉,年踰四十,整日靠乞讨过活。其实他早年天资聪颖,被父母送去了县城最好的学堂,可惜太贪玩,精力都用在了耍小聪明上,学到最后半个秀才也没落着。
铁冠道人:温州张罗青遇仙记
张罗青,温州人也。早年出家温州东岳庙,后来去了北京学习,交友不慎,沾惹了许多恶习。有一年,张罗青从北京回温州,在雁荡山的一个小庙念完经后准备回东岳庙。当时已经是傍晚了,山路
城隍爷巧断案 状元郎错烧庙 神灵显赫,庇佑真诚
话说明初之际,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弘扬,道教城隍信仰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又因为屡屡灵验,而被百姓日益推崇。这天,在江浙某地城隍庙,有个叫李木匠的人带着一个妇人和小孩走进
道教纸钱大龙洞道观“龙票” 的传说
提起冥币龙票,大家多认为只是一种风俗而已,但在道教的立场看来,这个东西也有大奥秘在内,说得严重点要涉及天地人三界。下面就讲一个八十年代发生在云南昭通大龙洞道观的关于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