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编因翻《龙虎山志》,偶看到“佩箓延寿三十年,披褐修道奉天师”,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虽小,却能直指,正一道弟子的修行特点、法门效验。
自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隐居修行始,直至第十四代天师张慈正,共有十一位相继掌教的张天师都先后选择隐居苦修。第四代天师张盛曾经感叹说道:我的祖先传授道法,常选择长子传授,长子必须娶妻生子,以道法传宗。而其他兄弟自愿不婚娶,但奉天道。
每年,到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历代张天师就会开坛授箓。就这样,经过五百年的阐道布教,正一道的社会影响力又开始全国知名了。到了唐朝时,连一些对大道并没有什么信仰的富贵之人,因赶潮流,如有便利,都会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去授了正一道的箓。
唐朝时期,在江西就有一位大富商是这种情况。他好有钱,离龙虎山又近,还能随缘施舍财物。正是在这种实情下,这位叫刘迁的大富商,就稀里糊涂地授了箓、佩了符。
就在授箓后的当年,刘迁去南京处理一笔大买卖。因旅途劳累,刘迁到南京后,直接就在旅店住下休息了。第二天,日上已三竿,平时早起、自律很严的刘大富翁,一直闭门不出。随从叫来店小二开门,开门一看,刘迁早已气息全无、身体僵硬。
就在大家为刘迁过世,伤心难过,准备后事时,竟然在两天后,刘迁身体开始回暖、渐有气息。待刘迁完全缓过劲来,刘迁给众人讲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他自言:
那晚他因旅途太劳累,入住之后,就睡过去了。梦中被冥府地曹捉拿到了地狱。正在悲恐无助、哭喊无门时,一道金光自天而降,一位黄衣仙官乘空而来,拿着朝简对着两位地曹,宣读决定:“刘迁身佩正一箓,名在上天,非地司所籍。大限既足,可延三十年。”
经过这次死而复生的经历,特别是在地狱悲恐无助、哭诉无门的刻骨铭心感觉,刘迁这位大富商,切实认识到了,钱财、名利、权力等都是身外之物,在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关头,只有那无意行善所得的正一箓,反而救度了自己。
这位刘大善人,也是善根深种的,毅然辞家,奔龙虎山,追随天师,开始清修,终得善果。
刘迁所追随的那位天师,就是第十九代天师张修。这位张天师为人质朴、常穿布衣、躬耕于野,平时少与乡人来往,却每年定期以符法教人、治病。在其八十三岁时,自建坟墓,言后年将去。至期,自己沐浴更衣,端坐而化,时年八十五岁。
编后语:有些微信平台,直接用了我们龙虎山道教微信的原创文章,小编能理解,毕竟我们没有开放转载权限。希望我们开放原创转载权限后,不要再直接复制、拷贝、去作者名字,这一系列操作了。按照微信规则,开放转载权限,必须建立打赏帐户。今年天师庙会期间,第一次尝试了打赏功能,小编表示感谢,已代各位去化了金。打赏功能的启用,是为了放开原创转载权限,至于打赏,能点个赞就好。
(作者/岳锋 校对/一凡)
下一篇:铁冠道人:温州张罗青遇仙记
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近代有学者提出:佛教讲“因果”,道教是吸收了佛教的这一教义后才形成的“报应”学说。其实不然,这说明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对“承负”思想及“善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缺少研
乞丐烧香求温饱,却因一事感动神明成为巨富
康熙年间,江西有个叫周志仁的流浪汉,年踰四十,整日靠乞讨过活。其实他早年天资聪颖,被父母送去了县城最好的学堂,可惜太贪玩,精力都用在了耍小聪明上,学到最后半个秀才也没落着。
信神的人和不信神的人竟然有如此不同的结局
自古以来不信神的人,其实很少。但是有些人,不信神,甚至侮辱神,这种人是最可悲的,他们不知道其实灾难在向他们一步步地靠近。《纪闻》记载,唐朝武则天当政时,相国裴炎的第四个弟弟
麻衣大孝杨孝大仙孝感真人
医能济世,孝感动天。药桥一仙,麻衣一仙,八百年独步后尘,香火有缘分此地;孝子千古,名医千古,三十春争传妙诀,恩波无际泽斯民。说的就是湖南民间大仙。麻衣大仙又称杨孝仙人,因为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