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道教内丹流派众多,大略可以分为南、北、中、东、西五大流派。西派,是道教内丹诸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开创于清朝中叶,汇合了东华,文始二派的丹法精华,传承不衰。
一、大江西派名字由来
大江西派,简称“西派”。“大江”是吕祖(吕洞宾)一派的别称,李涵虚在其编纂的《吕祖全书•纯阳先生诗集》中称吕祖开创了“大江派”。“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沟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虽非沱而窃愿为沱,遇灌则分,逢泸则合,而今而后,皈依先生者,即称为‘大江派’也可。”所以皈依吕祖者,即是属于“大江派”。
大江自西而东顺流入海,四川在长江之西,故李涵虛宜称“西派”之祖也。陆潜虚系淮海(扬州)人,乃在大江之东,允称为“东派”之祖也。在《纯阳先生诗集•大江吟》之后记云:“皖江既受淮西流,得来又被是江收,天下九河各分派,会于江者居半筹。噫嘻乎!朝发岷山暮方丈,看遍长江大海秋”。首句谓之皖江既受淮河西流之水,后来又归入于长江,暗寓陆潜虚仍归宗于吕纯阳。然而大江一派,乃众水之所依附,东有淮河皖江之来归,西则有沱江诸水之共趋,淮者固为陆西星,沱者即是李涵虚。淮也沱也,一东一西,同注大江而去,陆东李西,星月交辉。亦由此可知
西派乃是大江派一支(资料图:图源网络)
二、李西月假托陆潜虚 开创西派
李涵虚(1806—1856),四川省乐山县李家河人。原名李元植,字平泉(又作平权、苹荃)。后因遇吕洞宾为之易名为李西月,字涵虚,一字团阳,号长乙山人,又隐号白白子、白白先生、圆峤外史、树下先生、树下涵虛、卷石山人、紫霞洞主人、火西月、火二、荷锄子、尧舜外臣、食本子等等。西祖涵虚名号显系承袭东祖名号对峙而来,东祖名陆西星,字潜虚,号长庚,又号方壶外史,以此故也。
李涵虚的事迹富有传奇色彩,在《收心法题词》中称自己:“道我四百年来事,三番游戏到红尘。”
道我四百年来事,三番游戏到红尘(资料图:图源网络)
题名吾山先生撰的《黄庭经序》中叙述了“四百年来” “三番游戏到红尘”的具体经历,谓:“明有冷生者,长笛吹风,扁舟弄月。往来江湖间,若游仙然。或谓为冷谦再世,或疑为冷谦现身,皆不知也。瓢囊中尝有《黄庭》一部,自注自书,以金为字。有欲索观者,生不许,谓其书当转世乃出,此万历丙午间事也。亦越二百年,紫霞生而金书入梦。少习儒业,壮务功名。数举不第,淡然退止。”
《海山仙迹》卷六《示冷生》也讲:“万历间有冷生者,不知其名字里居,业歧黄,喜游云水。每来湖南湖北,风月扁舟,吹铁笛以自娱。生尝云:古来神仙,吾仰纯阳祖,及今张三丰,隐显人间,逢缘普度。又云:纯阳有三大弟子,为群真冠:海蟾开南派,重阳开北派,陆潜虚汇(开)东派,吾愿入西方,化一隐沦,亲拜吕翁之门,身为西祖。一日上黄鹤楼,忽遇吕祖从空而下,谓之曰:汝欲临凡耶?今乃万历丙午(1606年),再候二百年丙寅之岁,手握金书,降于锦水之湄,精修至道,阐发玄风,为吾导西派可也。言讫,吕祖即乘鹤飞去,冷亦不知所之”。此段实托言“冷生”,自道身世。
陆潜虚逝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涵虚则为清丙寅年即嘉庆十一年(1806年)降生,恰为二百年,所以《海山仙迹》此段,乃李涵虚暗示在明朝陆潜虚将化时,吕洞宾已示冷生去开“西派”,并有寓自己为陆潜虚“后身”之意。所以陆名“西星”,李改名“西月”,月与星同辉,且比其更亮。陆字“潜虚”,李改名“涵虚”,潜为隐于其中,涵字则包于其内;陆名“长庚”,李则号“长乙”。庚为西金之代称,乙则是东木之隐语;陆道号“方壶外史”,李自称“圆峤外史”。“方壶”、“圆峤”同为三仙山之名,而方圆又为对称之词。
三、李涵虚遇吕祖,三丰皈道
李涵虚生于清•嘉庆丙寅年(1806年)八月初四日寅时,生时母梦一道人怀抱金书一函入门,醒来时则李涵虚降生焉。李伯仲三人,其排行居第二。自幼穎悟,少时从学于李嘉秀主讲的九峰书院。弱冠(20岁)之龄,入邑得痒生(旧时学位名,即县学生员,俗名秀才)。年轻时善琴嗜酒,常陶醉于诗词歌赋之中,过着传统士子的生活。
据说二十四岁时(1829年)曾遇见吕洞宾,但因不认识从而当面错过,失之交臂。后来因得患伤血症,奉母之命到峨眉县去养病,途中遇到郑朴山先生。郑是明朝孙教鸾真人(1504—1612)门内之高弟,清朝康熙(1662—1723)时人。同住一寓,由其为之治病,并告戒说:“金石草木,只可治标,治本则宜用自身妙药,方能坚固”。李闻听之后,检阅自己平生所学在身罹重病之际无济于事,惟有自身妙药,性命双修之金丹,才能别有途径,救性命于将倾,如大梦初醒,恍然觉悟,遂稽首皈依,请传以丹道秘修口诀。后游历峨眉山,在禅院中遇到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位丹道大师,又密授其丹道功诀,得闻“交媾玄牝、金鼎火符之妙”、“药物采取之微”。
《乐山县志•卷九•人物志》之《李平权传》记载其遇师经过为:李涵虛“住凌云乡之李家河。河故浅狭,舟楫不通,权书舍近焉。一夜月明,偕友散步其处,见溪中一渔舟,有老翁对月仰卧而歌。权默计此地向无渔人,何来此翁?因与友人同诣之。问对间,知非常人,遂邀至馆,师事之。居年余,颇有所得。”此处未明言该“老翁”是吕祖洞宾,还是张三丰之化身,但从现所存在的资料来看,吕祖和张三丰都有化身“老翁”或“渔翁”的经历。
吕祖和张三丰都有化身“老翁”或“渔翁”的经历(资料图:图源网络)
李涵虚得到丹道口诀之传后,隐迹于洞天中潜修密炼,经七八年笃志勤修稍有把柄,焚修不辍,始成玉液;又历数载,炼成金液还丹,“出神入化,高会群仙”。在《收心法题词》中称自己:“昨夜飞神朝上真,封为善教大真人。”遂而广结同好,隐居于乐山县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的“青衣别岛”,聚南、北、东三家之道法,汇文始(张三丰)、东华(吕洞宾)两派之心传,从而创立“大江西派”,执礼从其游者甚众。咸丰丙辰(1856年)其五十岁时,墨发童颜,如三十许人。同年五月初八寅时升举仙化,其时与族人宴座,联句结云:“儿女英雄债,从今一笔勾”。吟毕,偈曰:“清风明月,才知是我”。(《乐山县志》)溘然而逝,异香满空者七日。当日卯时,现仙容于自流井(今四川省自贡市自井区)。飞升后,显迹甚多。
四、李涵虚著作颇丰
李涵虛的著作相当丰硕,自著有《道窍谈》、《三车秘旨》、《九层炼心》、《后天串述》等。注解有《太上十三经注解》、《无根树注解》、《黄庭内外景经注解》、《大洞老仙经发明》等。编辑有《海山奇遇》、《纯阳先生诗集》和《张三丰全集》,卓具匠心,风行一世,迄民国初尤未稍衰,为保存和提供吕洞宾、张三丰的生平事迹、丹经著作的传世和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江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吕祖全书•纯阳先生诗集》“大江派偈并引”载,此传代九字系吕祖所题,谓:“余前作《大江吟》,人多以‘大江’称我,怍良深矣。今诸子诵之,同然心喜,请开‘大江’一派,纯阳苦不敢辞。因按《禹贡》经文,‘岷山导江’八句,书九字曰:‘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以此循环,合九转之义。偈曰:大江初祖是纯阳,九转丹成道气昌。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
(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盛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