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开始,便有供奉北斗九皇星君画像的惯例,尤其到了宋朝和明代,推崇祭祀北斗法门,更是多样化,其画像多不胜数。
但一点还是相同,就是北斗九皇星君或者北斗七元君图中,一定会有一位星君是“回首往后看”,那么这位是谁,其意义又是如何呢?
这位“回首者”,其实就是北斗第四星的玄冥文曲纽星君,又称天权星或者文曲星君,其手中元辰籙中,纪录着生肖卯酉生人之福祸,更是主掌着天下功名利禄之权柄。
那么为何于唐朝迄,其画像便是回首的呢?其说法有三:一者,天权文曲星,为北斗七星魁阵中的魁末星勺首星(关健联接处),此“回首相望”,代表魁四星已到末端,接下来便是勺三星之星阵。二者,文曲星君回首相望,系警示天下一切贡生、儒生、道生,功名得来不易,不可荒废,更不能居权而骄,这样不但害己,更是害了身边的人与事。三者,
天权文曲星为人之魄精,主掌人之行、念、意,因此非常的重要,其回首望,其实就是《北斗经》所提到的一段:其有本命限期将至。自身不知。不设斋醮。不修香火。此为轻生迷本。不贵人身。天司夺禄。减算除年。多致夭丧。迷误之者。虽遇经诀。怀不信心。毁谤真文。如此之人。身谢之后。沦没三涂。漂沉六趣。永失人身。深可悲哀。
下一篇:返回列表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精至修鍊,当福及七租,庆流一门
初真十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它要求教徒“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谨按虚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独
道教戒律中的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是什么意思?
早期道教已经创制出戒律,以规范道民的行为。陆修静认为学道当以戒律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无德无行,则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学道之人,应该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
道藏版本那么多,到底该读哪个?
在历史上,道教曾经多次编纂“道藏”。“藏”字的本义是储存东西的地方,道教使用这个字原来指的是存经书的处所或容器。《上清太上八素真经》说:“后圣李君…上登上清,受书为金
北斗九皇 十二生肖的本命星君你知道吗?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中国道教的“北斗九皇圣诞”,又称九皇会。在这九天期间,全国各大道教宫观不断礼拜北斗诸星,诵持北斗真经,可令人消灾延寿、福禄兼至。九月初九日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