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谓之“重阳”,且九为阳之至尊,数之极致,是驱邪荡秽、扶阳固本、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
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精至修鍊,当福及七租,庆流一门
初真十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它要求教徒“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谨按虚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独
礼斗十宜 礼斗十忌
礼斗十宜第一宜瞻为政以德指中天,北辰高渺紫薇垣。众星环拱居其所,世人何不学朝元?所谓瞻者,就是瞻礼北斗,说明白点就是瞻望斗星。或在窗户下,或在坛庭上,或于院子中等等。第二宜
道教“道祖”是谁
道教道祖,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阳,春秋时人也。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军事、宗教、养生……影响巨大。故司马迁说:“道家使人精神专
道教法事中,法师如何将章奏送达天庭?
符法本来是道法的一个组成部分。道教的法术,十分厌杂。举其大类、有祈禳、考召、杀伐(收捉邪魅凶神)、治病、变化、济度幽魂。每一类中又可分成若干小类。凡患灾、患病问题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