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会把这些师傅称之为高功。高功是道教在举行各种仪式时负责执事的道长的名称,高功与都讲、监斋合称作“三法师”。而一般的斋醮科仪等事都是由他们共同主持进行的。在举行各种道教的科仪之时,高功一般会坐在高座居中的位置。他们被认为是道教当中道功最为高深的人,所以被称之为高功。
高功这个称呼,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古人一般会称学识渊博之士为高功,发展到现代时期,高功已经成为了道教法师的专有名词。所指的就是那些道教之中道功最高,道学最为深厚的法师。
再来我们来聊一聊身为一个高功,都需要做什么呢?其实普通的道士做什么高功也都是需要做的,像修炼打坐之类的都是每天的必修课。但他们也有区别于普通道士的地方,那就是每到斋醮科仪的时候,他们就需要上场了。
前面我们说了,高功是主持斋醮科仪等事情的。而每一场的斋醮其实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比如说祭坛规模的大小,用品的设置,所颂的经典以及念的咒语和踏的罡步实际上都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高功们其实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他们在斋醮仪式当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丝一毫都不允许有差。由于高功位居各执事的首位,所以担任高功的人一定要做到“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所以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
什么人才能担任高功一职?
每逢祖师圣诞或良辰吉日,各地道观都会举行法会。做法会时,坛场上最居中的人物便是高功法师。道教高功,有联接人天的法力,一场法会是否灵验,主要是依凭高功法师的加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担任高功一职呢?
高功,是道教法师的专名。
在举行道教宗教仪式时,法师高座居中,在道士中被认为道功最高,故称高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曰:“北城居民相约纠众在于张道者,庵内启建黄籙大醮一坛,礼请任道元为高功主持坛事。” 明陶宗仪著《辍耕录·降真香》,其中记载:“道家者流,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 余嘉锡《论学杂著·读已见书斋随笔·高功》中则有了更加明确的指称:“旧时以道士之主斋醮者为高功。”
高功,即是坛场上的执事者。“高功”之称,古已有之,原是指学问渊博的人。在道教中,高功是道教行仪时的执事名称。早期道教仪礼比较简单,并无执事高功之称。南朝高道陆修静(406-477)编的《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以“法师”之称指称高功。唐五代以后高功之称才在道教仪礼中广泛使用,直至今日。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任职法师(即高功),“斯人也,道德内充,威仪外备,俯仰动止,莫非法式。三界所范,鬼神所瞻,开启祝愿,通真召灵,释疑解滞,导达群贤”。唐五代的《金籙大斋补职说戒仪》又称,“高功其职也,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俱瞻。蹑景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官”。
高功当能步罡踏斗,沟通人神,代神宣教,拔度人鬼。在道教醮坛众执事中,高功居于首位,一般均由德高望重的高道担任。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担任者必须“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不但要具有演教的威仪,还要有充足的內炼,更要有慈悲度人的心肠。因此,想要成为主宰坛场的高功法师,并不是一件易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什么是道教的过经,经文为什么需要师父传授?
道教“道经师”三宝: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谓师宝,以气感应是谓道宝,妙文示法是谓经宝。经者,径也,为入道之径路。道教经文注重师承相传,所谓“不怕法不灵,就怕脉不清”;经文的修持也
正一净明派通用称职简说
称职文词:臣系。太上①灵宝②净明③教下。秉④真忠至孝⑤,源文明武⑥。逍遥福地,西山仙府⑦。神功妙济⑧许真君,净明普化(保)天尊⑨门下。承恩揍受(箓职),修真嗣教小兆臣⑩某。诚惶
道教服饰禁忌内容和道袍规定
自刘宋陆修静祖师始,道教服饰有了规定。现在道装有:一、大褂:日常穿着,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二、道袍或称“得罗”(得读“朵”音):袖宽一尺八寸,袖长随身;三、戒衣:袖宽二尺
好日子为何叫“黄道吉日”?与十二天神有关
中国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叁者皆备,才能成其大事。从古至今,凡是遇到祭祀、婚嫁、开张、修房建屋等大事,人们都要挑个〝黄道吉日〞,祈求趋吉避凶,顺利完成。古籍记载〝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