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
药王孙思邈在洪洞的传说
编辑:147小编时间:2023-01-02

 

我国隋唐两代著名医学家 》和药必《神农本草》的旧框框。这部被后世誉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精辟而丰富,包括了做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各种医学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孙思邈从71岁(公元652年)到整整100岁(公元681年)时,他在洪洞又把这30年在治病时所积累的验方,编成第二部医书《千金翼方》,为《备急千金要方》作了补充。除这两部医学专著外,还著有《摄生论》、《福寿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摄养枕中方》等书。孙思邈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病逝于洪洞县大坂村(今洪洞县淹底乡孙张村)家中。相传,该村孙姓大部为孙思邈之后裔。据《洪洞县地名录》载:"孙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即此村人。唐太宗负伤后,由孙思邈医治痊愈,后封为药王,建药王庙于村西,现碑石俱存。该村初名大坂,后因张姓较多,依孙思邈、张姓,故名孙张村④。

药王孙思邈虽然仙逝,但其功德永存人间。400年后宋徽宗(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追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到了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公元1367年),由道士贾奇主持,在当年孙思邈救治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地旧址——洪洞县南安乐坂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药王庙,名日孙真人庙。《洪洞县志》载:"孙真人庙,在县南安乐坂,内塑神医孙思邈像,元至正年间,里人贾奇建。"⑤

孙真人庙,山门座东朝西。山门重楼叠阁,万椽相接。山门两旁有2层的钟鼓楼各一座。庙内有献殿、正殿、寝殿3座大殿。正殿塑有孙思邈的坐像。庙内除建有道人住宿房舍外,还有关帝庙、将军殿、会仙阁、李公祠、马王庙、菩萨庙、子孙娘娘庙、城隍庙、土地庙、财神庙、汗暑庙等,共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在全国成千上万的药王庙中可谓首屈一指了。"⑥

注:

①任继愈:《宗教词典 )47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2月1版)。

②京兆府,府址设在长安万年 (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乾县以东,铜川以南,渭南以西的辽阔地带。

③谏议大夫,在唐代隶属门下省,掌管议论,掌侍从规谏。

④《洪洞地名录 )227页(洪洞县人民政府1987年11月内部出版)。

⑤《洪洞县志·卷八》 129页。

⑥扈石祥:《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中国道教》1990年第3期)。

(原载《中国道教》 2003年第1期)

  •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10月将在陕西铜川举行
  • 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贡献
  • 孙思邈在峨眉的传道
  • 金芷君:药王孙思邈医学思想和道德理念的现实意义
  • 庆贺药王孙思邈诞辰吉日 天津津门药王庙传统庙会即将举行
  • 下一篇:修仙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