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
上海城隍庙八尊皂隶的灵应故事
编辑:147小编时间:2022-09-30

 

1924年,上海城隍庙曾发生过一次大火,殿堂、神像损失较为严重,除上海城隍神像被善信请出在外出巡得以幸免之外,还有殿前八尊皂隶(公堂差役)因系石身未遭火毁。

此后庙观重建,皂隶复位,更因这段经历而被沪上民众视为“祛灾免遭难”的象征,得到了鼎盛香火的供奉。

关于这八尊皂隶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灵应故事。

火灾发生后消防人员在上海城隍庙救火(历史资料)

据传,永乐年间,上海城隍庙初建之时,上海城隍尊神遣八位皂隶前去城隍庙就职。他们化作凡人,到黄浦江边搭船进城。船工招呼八人上船后,感觉他们明显比常人重出许多。

船工心想,难不成这几位俱是石头人?片刻之后,船已靠岸。

船工见这八人又像刚才上船时一般,排好队鱼贯登岸,且每上一人船就减轻许多,等其中的七位都上了岸,最后一位正从船上向岸上跨时,船工半开玩笑地问道:客官,你们不会都是石头人吧?没想到此言一出,即刻惊变,那人果然化作石人模样,沉于河底;上岸的七位,也变为石人,齐齐倒于地上。

船工见状大惊失色,这一幕随即引来许多人围观,大家七嘴八舌,都说不出个究竟。

后来一位能人道破天机,谓正在建造的城隍庙缺少两班衙役,此八人俱是皂隶打扮,定是神灵派来,化作客官模样,前去城隍庙报到的,不想被船工提前窥破,因此变回石人模样。

于是大家送这七尊石人去城隍庙,并且请能工巧匠重塑一尊,凑足八位,一起安放。只是这重塑的一尊皂隶,是泥塑而不是石雕。

上海城隍庙大殿东侧皂隶

可奇怪的是,这泥塑的一尊,反而特别灵验,凡是疟疾患者,只要进献香烛纸钱,供奉时鲜祭品,然后趴在他身下睡一会儿,回去以后即可痊愈,疟疾患者屡试不爽。人们都说,这是沉入河底的那尊皂隶神力护佑的结果。但是经过大火,庙观重修之后,皂隶重新安放,排序打乱,许多老香客也不再分得清哪是泥塑,哪是石雕了。

这些皂隶各有姓名(以前八尊塑像身上曾挂有姓名牌),东班四位分别叫钱升、房昌、朱明、杨福;西班四位分别叫王昌、金齐、周嘉、陶祥。八皂隶渡江的故事,反映了沪上民众对上海城隍的深厚信仰,正所谓“邑庙深处皆有灵”,城隍庙的护卫皂隶,也非同等闲。

上海城隍庙大殿西侧皂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