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三星高照,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长辈幸福长寿。道教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愿,"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语。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由于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封建政府曾借助其用于实施王道教化,道教也曾对他们大加推崇,以招徕信众,扩大自己的声势和影响。虽然他们后来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威,却也因此获得自由,走入寻常巷陌,千家万户,成为古代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三星也是许多民间绘画的题材,常见福星手拿一个"福"字,禄星捧着金元宝,寿星托着寿桃、拄着拐杖。另外还有一种象征画法,画上蝙蝠、梅花鹿、寿桃,用它们的谐音来表达福、禄、寿的含义。福星根据人们的善行施赐幸福。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照临,能降福于民,与是有了福星的称呼。但道教有另一种说法。唐代道州有侏儒,唐德宗觉得有趣,命令每年要进贡几名作宫奴,供他观赏、玩乐。道州刺史阳城认为这不合人道,便冒着犯上的危险,要唐德宗废除这项进贡。道州百姓感念阳城的恩德,奉他为本州的福星,以后又成为道教的福星了。禄星掌管人间的荣禄贵贱,他的来历不大清楚,因为禄有发财的意思,所以民间往往借了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来描绘他:头戴铁冠,黑脸长须,手执铁鞭,骑着一头老虎。在道教的三星群像里,他却是一位白面文官。寿星又叫南极老人,古人认为南极星可以预兆国家寿命的长短,也可给人增寿,成了长寿的象征。寿星鹤发童颜,精神饱满,老而不衰,前额突出,慈祥可爱。早在东汉时候,民间就有祭祀寿星的活动,并且与敬老仪式结合在一起。祭拜时,要向七十岁上下的老人赠送拐杖。
下一篇: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
修仙武当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西方有一个国家,叫净乐国。这一年的三月初三日,净乐国的王后生下个太子。这太子生下来便有些神灵,聪明异常。七岁读经书,一读就懂,过目不忘,而且一心一意向往修
全真高道贺元希苦志凿洞的传说
华山大朝元洞(来源网络)华山上下,石室甚多,有的凿于悬崖峭壁,有的掩于深林幽壑,约计七十二个半洞室。据说,这些洞大都是高道贺元希师徒数人毕生所凿。很显然,这只是神话一类的说法,
上海城隍老爷秦公裕伯为何被加封为“护海公”
清代同治年间,上海城隍尊神秦裕伯老爷被加封为“护海公”,于是南来北往的海舟,齐祈城隍神力庇护,凡进出浦江的船只,必向城隍庙烧香祈祷。因此每次城隍庙修葺,不仅上海商民踊跃捐
九天监生司与保胎诸神
道教重人贵生,《 、颠嵩道者云中散仙金志达,学仙童子方舟道者陈仲济、寅窗玉隆先生赵子寅、铁心道人闵子文,将班则有炎帝天君邓奕、青帝天君辛利、阳谷神君张珏、风雷神君张云